到底接種幾價HPV疫苗更好?什麼時候接種HPV疫苗更好?

HPV即人乳頭瘤病毒,是常見的生殖道病毒感染。據報導,有性行為的男性和女性一生中感染HPV的幾率高達85%-90%,雖然HPV感染後,多數可被免疫機制自行清除,但高危型HPV持續感染時,可導致病變並最終進展為宮頸癌等惡性病變。循證醫學表明,通過疫苗接種,可有效預防HPV感染,從而減少患宮頸癌的概率。
HPV疫苗怎么选?尽早接种更重要! 國際上HPV疫苗主要有二價、四價和九價疫苗。“價”是指預防宮頸癌HPV病毒株型的總類型。由於宮頸癌主要由hpv16和18的感染引致,目前三種疫苗都對這兩種病毒有預防作用。

HPV二價疫苗:這種疫苗主要是針對16、18型的HPV預防,其對抗這兩種HPV病毒的能力非常好,而且還可以提供一定的交叉保護。而且更為重要的是,這種疫苗面向的年齡段比較廣泛,9-45歲的女性,都可以注射。

HPV四價疫苗:四價疫苗和二價的最主要區別是,它預防HPV毒株要比二價高,包括了16、18、6、11型,可以保護尖銳濕疣等疾病的發生,其適合20-45歲的人群,無論是男性或女性都可以注射。之所以男性也可注射,是因為男性同樣也會感染HPV病毒。

HPV九價疫苗:九價疫苗對年齡要求嚴格,且範圍較窄,僅僅適合16-26歲的女性接種,它能夠有效的預防16、18、31、33、45、52、6、11等多個亞型的HPV,而且預防率能達到90%左右。
HPV疫苗怎么选?尽早接种更重要! 人乳頭瘤病毒(HPV)是一種自然界常見的病毒,常存在於皮膚及黏膜。目前已分離出的HPV達130多種,不同的型別有不同的臨床表現:

HPV 1、2、3、4、7、10、12、15等與尋常疣、扁平疣、蹠疣等相關。

HPV 5、8、14、17、20、36、38與疣狀表皮發育不良有關。

HPV-6、11、13、32、34、40、42、43、44、54等與生殖器、肛門、口咽部、食道黏膜感染有關。

HPV-16、18、30、31、33、35、39、53與宮頸癌、直腸癌、口腔癌、扁桃體癌等相關。

宮頸癌的病因與HPV高危亞型感染相關,最為密切的是HPV16型和18型,其中HPV16亞型誘發癌變的潛力最大。

接種前最好進行宮頸癌篩查

如果在接種HPV疫苗前按照宮頸癌篩查要求已規律地接受過宮頸癌篩查,並且沒有出現異常篩查結果,則可無需在接種疫苗前特意進行宮頸癌篩查(包括HPV檢測或宮頸細胞學篩查)。如果在接種HPV疫苗前沒有接受過規律的宮頸癌篩查,建議進行宮頸癌篩查,如果有異常篩查結果,應諮詢醫生進行陰道鏡等相應檢查。

什麼時候接種HPV疫苗更好?

對於HPV疫苗的接種時間,結合我國女性高危型HPV感染流行病學特點,優先推薦9~26歲女性接種HPV疫苗,特別是未滿17歲女性;同時推薦27~45歲有條件的女性接種HPV疫苗[7]。適齡女性無論是否存在HPV感染或細胞學異常,均推薦接種HPV疫苗 (接種前無需常規行細胞學及HPV檢測) 。

宮頸癌如何預防,儘早注射HPV疫苗將大大減少宮頸癌疾病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最怕得一些疾病,尤其是女性朋友的病症類型尤其多.宮頸癌相信大家對於這個詞並不陌生,說癌症的話,人們的第一反應就是很嚴重,事實多數是如此。今天給大家講講宮頸癌是什麼以及宮頸癌如何預防。

宮頸癌是全球婦女第四大常見癌症,也是撒哈拉以南非洲婦女癌症相關死亡率的最大來源。資料顯示,2018年約有57萬例宮頸癌新發病例與31萬死亡病例。全球不同地區的發病率仍有明顯差異,從2008-12年期間,每10萬名婦女的發病率從2到85例不等。

人類乳頭瘤病毒(HPV)是導致宮頸癌的重要原因。針對宮頸癌中最常見的高危HPV類型的有效預防疫苗問世已超過10年,目前已顯示出高度的安全性和對持續的HPV感染、癌前病變和侵襲性宮頸癌的療效。因此HPV疫苗接種方案已被證明在全世界廣泛範圍中具有成本效益。

然而,不同區域將HPV疫苗接種納入其國家擴大免疫計畫的一部分時面臨著多種障礙。這些障礙包括疫苗供應短缺、預算限制、疫苗中斷、以及醫療服務不能持續連接等,如 COVID-19 大流行期間發生的情況。

因此,截止到2019年,只有96個國家(大多是高收入國家)引進了該疫苗。此外,在許多國家,HPV疫苗在適齡女孩中的覆蓋率還遠遠達不到世衛組織(WHO)建議標準——90%的女孩在15歲前完成HPV疫苗接種。

WHO為此發起了一項旨在消除宮頸癌這一公共衛生問題的倡議。最近,WHO下屬國際癌症研究組織IARC在《柳葉刀》子刊Lancet Public Hep>

結合2018年GLOBOCAN的特定年齡發病率和聯合國人口預測的特定年齡組死亡率估算了2005年至2014年出生的女孩在沒有接種疫苗的情況下,宮頸癌病例的預期數量。而可預防的癌症數則根據可歸因於疫苗接種的HPV流行率降低和每種HPV類型對宮頸癌發病率的相對貢獻來估計。

結果顯示,在全球範圍內,如果不進行疫苗接種,預計到2094年,目前6-15歲(即2005-2014年出生)的女性宮頸癌負擔將達到1160萬例。其中,約75%的負擔將集中在主要位於非洲和亞洲的25個國家,這些國家未來的病例數預計將成倍增加。

此外,人口結構的變化也將影響未來宮頸癌的年齡分佈。2018年,全球72.7%的病例發生在60歲之前,各大洲的病例年齡分佈相似。相比之下,在2005年至2014年出生的女性中,在沒有接種疫苗的情況下,預計未來53.6%的宮頸癌(620萬例)將在60歲之前發生。

HPV疫苗不良反應

接種HPV疫苗後發生輕度、一過性局部反應如紅腫和疼痛。

注意事項:不宜用於對其他疫苗有嚴重過敏史的人或孕期女性,急性病患者應推遲接種。儘管HPV疫苗本身並無增加接種後暈厥的風險,但疫苗上市後調查報告顯示,青春期女性在接種該疫苗後發生暈厥的幾率相對較高,因此推薦在注射疫苗後觀察15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