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白帶的作用是什麼?白帶異常有哪些表現

內褲裡總帶點難以言說的分泌物,算是困擾不少女同胞的疑惑。其實這些分泌物有一個更正式的名稱—白帶。當然了,女孩子們關於白帶的困惑也是很多的。例如白帶有時會變多、有時變黏稠,有時如同豆腐渣,也有時可能發出異味,許多女性都會因此擔心,是不是私密處感染或陰道不健康呢?這裡就關於白帶的一些比較受關注的地方進行一個概述

白帶是什麼呢?它的生理作用是什麼呢?

白帶是女子陰道分泌的一種無氣味、微酸性的白色黏稠物,外貌猶如半透明的雞蛋清,白帶是由陰道黏膜、前庭大腺、宮頸腺體、子宮內膜等的分泌物混合而成。需要強調的是,白帶的分泌是正常的生理現象,如果沒有白帶異常(什麼是異常白帶下文會提到),那麼完全不用因為這些正常的分泌物而擔心。正常情況下,這些分泌物並不是無用的,那麼這些半透明的分泌物有什麼作用呢?它具有濕潤陰道、排泄廢物、殺滅病菌的作用。對於女性的健康是很有益處的。

女性每天都有分泌物正常嗎

據相關研究表明,女性每天有白帶是正常的一種生理現象。有很多人都知道,白帶是女性陰道的分泌物,正常的顏色呈白色,糊狀或蛋清狀,性質比較黏稠,且無異味,量比較少。主要是由陰道黏膜的分泌物、宮頸管以及子宮內膜腺體的分泌物混合而成的,它的產生通常與體內的雌激素有關係。

需要大家注意的是,女性白帶隨著月經週期而發生一定的改變,排卵期由於宮頸管的分泌物增多,因此在此時白帶的量也會相應的增加,而在經期前後因為盆腔充血,陰道黏膜的滲出物就會有所增多,白帶也會慢慢地增加,但在月經乾淨後,白帶的量是會減少的。因此,女性天天有白帶是正常的生理現象。但是在此提醒大家,若出現白帶異常,就要特別注意

白帶異常有哪些表現

1、白帶中帶血絲

白帶中如果帶有血絲排除是月經前後和排卵期,有可能是得了宮頸炎的信號,也有可能是宮頸癌的信號。希望各位女性能夠儘早的去醫院檢查一下,如果是宮頸癌,越早發現就越多一份生機。

2、灰色白帶

出現灰白色的白帶,同時伴有陰道瘙癢的症狀,就要警惕是陰道炎來襲。這個時候一定要去醫院做一個詳細的檢查,然後根據醫生的指導和建議,進行治療。

3、豆腐渣樣白帶

白帶變成了豆腐渣一樣,呈白色的凝乳狀或者白色的軟膏狀,同時陰道出現瘙癢和灼熱的情況,要警惕是黴菌性陰道炎到來了。黴菌性陰道炎是念珠菌引起的一種陰道炎症,症狀是陰道瘙癢、排尿疼痛、性交痛等,豆腐渣樣的白帶是它的典型症狀。

4、黃綠色的白帶

如果出現了黃綠色的白帶,並且裡面還帶有泡沫,聞起來也腥臭無比,很大可能是陰道滴蟲病在作祟。陰道滴蟲病是一種常見的婦科疾病,是由於毛滴蟲感染導致的。陰道滴蟲病能夠傳染,分為直接傳染和間接傳染,可以通過性交來直接傳染,也可以通過游泳池、公共浴池、坐式馬桶來間接傳染。

女孩多大年齡來月經?女生初潮過早有什麼危害?

女孩子第一次來月經,稱為月經初潮。不同國家、不同地區以及不同種族,月經初潮的時間會有一定的差異性,相對于歐美國家,亞非拉國家的女性月經初潮年齡會稍晚。月經初潮年齡與女性的生長發育狀況具有一定的相關性。

根據國外的一些大量調查研究資料顯示,目前女性的月經初潮年齡一般是10-16歲。由於月經初潮年齡與女孩的營養狀況具有一定的相關性,隨著生活水準的提高,現在女孩子的月經初潮年齡有逐漸提前的趨勢。有一項調查顯示:女性的平均月經初潮年齡為12.8歲

女孩初潮可能會有這3個表現

1、身體不適

對於小女生來說,在來第一次月經前的幾天開始,就可能出現身體不適症狀,比如說變得想睡覺、特別懶,早上不願意起床,白天也沒有什麼精神。如果孩子到了一定年齡,一段時間內出現這種情況時,很可能就是要來月經了,家長要提前做準備。

2、心慌頭暈

很多小女生在來月經之前,可能會出現心慌頭暈的症狀,嚴重的話甚至可能會出現噁心嘔吐的問題。所以如果孩子在一段時間內,總是無緣無故的幹嘔,或者是嘔吐,這是家長需要注意,可能是月經要來了。

3、肚子疼

有關於月經初潮的前兆,最明顯的一種症狀就是肚子痛。所以如果小女生平時沒有吃寒涼的食物,也沒有吃壞東西,但是總是感覺肚子墜脹、墜痛,這是很有可能就是在提醒你,月經要來了。

女生初潮過早有什麼危害?

如果孩子小於10歲就來月經,則可能是性早熟,這種情況是會影響孩子的生長發育,最為明顯的就是身高。研究發現,月經初潮來得過早的女孩子,往往會比其他同齡的孩子發育要早,個頭可能在小時候比其他孩子要高。但這種優勢只是暫時的,很多進入初中之後,就不再長個了。

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是因為青春期的時候,正常發育的孩子進入身高猛增時期,而性早熟的孩子由於骨細胞分裂、生殖能力不足以及性激素促使骺軟骨過早閉合等因素,身高增長變得緩慢,甚至停止長個。換句話講,性早熟的孩子其實是比正常發育的孩子少生長兩三年的。

所以,一旦發現家裡的孩子月經來潮過早,家長是要提高警惕的。家長平常要督促孩子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避免熬夜、經常吃油炸食品等等,等造成性早熟了再後悔就晚了!

風濕性疾病有什麼特點?如何預防風濕疾病

風濕是很高發的疾病,我們在日常中也經常會見到風濕病的患者,但是大家對這類疾病的瞭解還很匱乏。現在我們就來看看到底什麼是風濕?

1、風濕病的發病過程十分隱蔽,而且也很緩慢,病程很長。疾病會緩慢的侵蝕人體的關節、骨骼、肌肉以及結締組織。風濕屬於自身免疫性疾病,而且有較強的遺傳傾向。

2、近幾年有很多學者都發現風濕和病毒感染有關,其中柯薩奇B3、B4病毒,很可能會誘發風濕疾病。

3、風濕疾病還有比較強的遺傳性,如果患有風濕疾病,那麼下一代患上風濕病的可能性會增加。而且有很多風濕病患者的家族內都有多人發病的情況。

4、人體的免疫功能變化,也可能會引發風濕病。尤其是自身免疫細胞有缺陷的人,患上風濕的幾率就很高。

冬天不穿秋褲,老了真的會得風濕嗎?

人們提到的大多數“關節炎”、“風濕”等疾病其實指的就是骨關節炎,其實大部分炎症的發生都與關節達到使用壽命有關,此外還有一些關節炎是由於人體免疫系統功能紊亂所致,少部分由於微生物感染所導致。然而,對於寒冷導致風濕或關節炎這一說法,目前並沒有明確結論來說明這一觀點,所以,穿不穿秋褲和風濕並沒有直接關係。

風濕性疾病有什麼特點

(1)疼痛持續時間短,一般為12—72小時,最長也不過3周,而且多以大關節為主,如膝、肘、肩等關節。

(2)遊走性疼痛,即一個關節的疼痛好轉後或還未明顯好轉,另一關節又受到侵襲,發生疼痛。

(3)關節疼痛時伴有發紅、腫脹、關節周圍有壓痛、拒按。

(4)對稱性疼痛,病變可同時侵及雙側肢體的相同關節,例如雙膝、雙肘關節可同時發生疼痛。

(5)疼痛的同時,皮膚可伴有環形紅斑或皮下結節。

(6)疼痛可在多個關節同時發生。

(7)疼痛消退後,不遺留關節強直或畸形,關節功能可恢復。

如何預防風濕

一,住的地方保持清潔乾燥、避免潮濕。

二,睡前可以用熱水泡腳,促進血液迴圈。泡腳不僅有利於促進睡眠:每天泡腳,有利於促進機體新陳代謝,使人有效放鬆,而且可以有效改善睡眠品質,促進睡眠,防治失眠多夢等

三,日常積極鍛煉身體,增強體質,增強關節靈活性。鍛煉身體的好處非常多,首先可以活動機體各處關節肌肉,對人體肌肉骨骼的正常發育是很有幫助的,增強體質的同時,也能減少患關節炎風濕病的概率,不過如果是選擇戶外運動則要多注意保護保暖。

四,多吃含鈣食品,少吃生冷食物。這樣除了可以補鈣對骨骼有好處,也可以讓體內寒氣少,就會少得風濕性關節炎。

超聲檢查前都要做哪些準備?婦科b超檢查能檢查出哪些問題?

超聲檢查前都要做哪些準備?患者常常一頭霧水,很多患者朋友們到醫院就診經常要做個超聲檢查,甚至有很多患者到醫院的目的就是想查一個超聲。

超聲檢查,也就是我們常說的B超,具有檢查快捷、無創、可重複性強等優點,但它受骨、氣體影響較大,檢查過程中需要借助一定的聲窗避免干擾已達到理想的檢查效果。超聲檢查前是否需要做準備?檢查前有啥注意事項?今天,我們就來說說這個話題。

女性b超檢查能檢查出哪些問題

據實踐表明,女性在行婦科超聲檢查時,要説明瞭解盆腔的狀態,主要包括盆腔有無積液以及盆腔器管的情況。通常來說,女性盆腔內的主要器官包含子宮以及子宮附件,即所謂的輸卵管和卵巢的情況。主要可以幫助詳細的瞭解子宮的大小、位置以及子宮內膜情況,同時還可以瞭解雙側卵巢的大小以及卵巢內的卵泡的數目有無囊腫。主要是由於輸卵管是一個中通的管道,因此這種情況在超聲下檢查並不會顯示,但若合併輸卵管系膜囊腫,或輸卵管積液、積膿等疾病時,通過超聲檢查,也是可以發現的。再就是,若女性合併有其他病變,如子宮內膜息肉,或子宮的發育畸形,主要包括單角子宮、縱隔子宮,或者是殘角子宮這些情況,通過婦科超聲,都是可以檢查出來的。

兩種婦科B超檢查的方法

1.盆腔B超

目的:看看有無子宮腫瘤、子宮內膜異位、子宮畸形、卵巢腫物、盆腔內炎性腫塊或膿腫等等。 操作過程:接受檢查的人將褲子下拉,露出下腹部,體檢人員將B超探頭放在下腹部來觀察盆腔內情況。 不適合人群:懷孕前3個月的孕婦,老年人及尿失禁的人。

2.陰道B超

目的:看子宮和宮頸,子宮內膜等有無病變或畸形。 操作過程:在探頭上套上薄膜,由醫生或患者自己將探頭伸入陰道進行檢查。 不適合人群:月經期或陰道不規則出血者;有傳染病者,如陰道炎、性病;其他的宮頸疾病、陰道疾病及一些外陰疾病者,以防止感染、交叉傳染和引起出血等不良後果。 需要哪種婦科B超檢查,因要結合實際情況。

月經不調是病嗎?月經不調有什麼危害?

月經是育齡女性特有的一種生理現象,一般月經初潮也標誌著女性生育力的萌發,而停經則宣告受孕權力的終結。月經不僅是女人一月一次的苦難,它也與生育息息相關。月經不調的女性往往面臨著或輕或重的生育問題。常見的月經不調有哪些症狀,引起月經不調的原因是什麼?

什麼是月經不調

月經不調,顧名思義,指女性的月經週期不準時(忽慢忽快),月經量不正常(過多過少),月經血色有問題(或明或暗)。現也指經期前或者經期肚子疼或身體其他部位的不適等。病因有很多的可能性,包括身體某個器官的疾病所引起,也可能是某神經器官功能紊亂所引起。

一、怎樣才算月經不調?

①週期規律:從這次來月經的第一天到下一次來月經的第一天,如果中間的間隔天數是<21天或>37天,就屬於月經不調。

②看月經期:也就是出血的時間,一般認為月經期為3~7天,如果月經量很少3天就乾淨了,或者月經超過7天還是淋漓不盡,這也是屬於月經不調。

③看月經量:很多人覺得自己的月經量少,其實可以拿一塊錢硬幣作比較。如果衛生巾上面能夠濕透一塊錢硬幣大小這個血量,其實月經量是不少的,這時候肯定有5毫升。只要月經量超過5毫升都可以定義為是月經量是正常的。而月經量過多一般認為是大於80毫升,可以理解為頻繁地去更換衛生巾或1~2小時衛生巾就濕透了,也是月經不調的一種表現。

④看有沒有痛經:如果每次來月經都會痛,甚至要吃止痛藥的那種情況,那麼一定要來醫院去看到底是什麼原因。

二、月經不調有什麼危害?

1.不孕

月經不調若是因卵泡發育異常等排卵障礙,或黃體功能不全引起,則會導致不孕。長期異常的激素環境可影響卵子品質、子宮內膜容受性,甚至影響胚胎早期發育,即使妊娠也易發生流產。

2.失血性貧血

長期月經量過多或不規則出血,可致失血性貧血,臨床上出現頭暈、乏力、心慌、氣急等症狀。嚴重貧血者需輸血,流血時間長者還應給予抗生素預防感染。

3.子宮內膜病變

卵巢長期無排卵導致孕激素缺乏,子宮內膜僅受單一雌激素作用,可呈現不同程度增生性表現,甚至可轉化為子宮內膜癌變。

4.延誤病情,導致病情惡化

很多女性月經不調是由某些婦科疾病引起,其中最常見的是異位妊娠,或子宮卵巢病變,如果不及時診療就會導致病情惡化,增加治療難度,甚至危及生命,這也是月經不調的危害之一。

5.影響女性身心健康

經研究發現,長期月經週期不規則的35歲以上女性,心臟病患病風險較普通健康人群增加。一種原因是不規律的月經週期常發生在多囊卵巢綜合征、代謝異常和/或肥胖的人群中,這種激素紊亂會增加高膽固醇、高血壓、糖尿病患病風險。所以建議多囊卵巢綜合征患者最好按時體檢,監測膽固醇、血糖、血壓水準以及心臟健康情況。

月經不調是病嗎?

首先,大家需要清楚一點,月經不調不是病,而是某些身體不好或疾病導致的症狀表現,就像感冒、發熱一樣,它們都只是個外在症狀,我們真正應該關注的是導致這些症狀的內在原因,才能對症下藥,理性處理。其次,在大部分情況下,月經不調並不是什麼嚴重的疾病引起的,比如青春期的男孩女孩體內激素水準的變化往往都不太穩定,尤其是女孩第一年的月經週期沒有規律,屬於正常現象,少女的月經週期可能在21-45天範圍內,頭幾年週期普遍較長,所以青春期的輕度月經不調一般無需治療,就像懷孕後停經也是正常現象,絕經期也會伴有輕度月經不調,也不需要特別處理。

另外,情緒波動、工作生活壓力精神心理因素,以及過量運動等生理因素,甚至僅僅是搬個家等生活環境的改變,都有可能造成短時間內的月經不調,當情緒穩定、運動方式經過一定調整或適應了當前的生活環境之後,這些失調的現象也會隨之消失,或者換一個規律繼續保持下去,也無需過度擔心,多觀察一兩個月即可。

白帶發黃是怎麼回事?孕婦白帶發黃正常嗎?

白帶發黃是病,不能不理不睬不問!白帶是從女性陰道裡流出來的一種帶有粘性的白色液體,但是偶然檢查,發現小褲褲裡面有發黃的白帶,看到這樣的情形,女性同胞們是不是非常心驚膽戰呢?如果白帶出現了異樣,那麼就說明了身體狀況出現了問題。知道自己的出現了問題,但是不知道是什麼原因,這樣也是不行的。想要治療病情,首先就要掌握好病情的原因,那麼白帶發黃是怎麼回事呢?

一、白帶發黃有可能是一種生理性的白帶發黃,白帶稍發黃,但無其他症狀,可能是飲食、作息不規律,可不用做任何的治療,但是應該定期去醫院進行比較全面的婦科檢查。通常來說,女性朋友即使並沒有什麼特別不舒適的情況,但是也要定期去醫院進行相關的檢查,建議是每一年都做一次比較全面完善的婦科檢查。

二、白帶發黃還有可能是病理性的,比如在臨床上有很多的疾病會引起這種情況的發生,比如滴蟲性陰道炎、慢性宮頸炎、黴菌性陰道炎等,這時就要根據病情及時的進行治療,同時在日常生活中還要正確清洗陰道。切記不要對陰道進行過度的清洗,陰道可以自我防禦,自我保持酸堿平衡的,若白帶發黃外陰瘙癢,可每天用溫水來進行清洗,但是要注意不可以用過熱的水,更不可以使用肥皂,否則可能會加重異常情況的發生。

孕婦白帶發黃正常嗎?

懷孕後,白帶量就比平時要明顯增多,這是因為孕婦的陰部、陰道、子宮頸這些地方血流旺盛,組織水分增多,因而分泌物也增多。懷孕的月份越大,白帶量也越多,許多孕婦常感到陰部總是濕漉漉的,很難受。這是妊娠期的正常現象,不用過於擔心。但是如果是白帶變黃了,很有可能是感染了滴蟲性陰道炎、黴菌性陰道炎、宮頸炎等婦科疾病。由於本身抵抗力下降,而且陰道處分泌物增多,如不注意局部衛生,就很容易滋生細菌,導致婦科炎症的發生。懷孕期白帶發黃一般多見於滴蟲性陰道炎。滴蟲性陰道炎可能會影響到妊娠,引起胎膜早破早產等,且很有可能會造成胎兒感染。

自愈力可治癒60%至70%的疾病!如何提高自愈力?

人們經常說“有病去醫院”,於是現在人們大病小病統統往醫院裡跑,人們企圖專家們能幫自己“快速恢復”,可是往往是事與願違:有些病雖然得到了控制,卻又引起了新的疾病;有些疾病不但治療無效而且把整個身體都弄垮了。在現實生活中,人們往往把自己的健康交給醫院、醫生,交給藥物、儀器,殊不知真正能讓身體恢復健康的力量,源自於我們身體的內部——只有自我修復能力才能使我們走向真正的健康。因而《黃帝內經》講:“正氣存內邪不可幹”、“邪之所湊其氣必虛”,這裡所講的正氣,其實就是目前我們所講的自愈力,自愈力強了人就會很快恢復健康;自愈力弱了,人就會久病不愈。

一、德國:自愈力可治癒60%至70%的疾病

據《星期日世界報》指出,德國每年死於藥物副作用的人群高達2.5萬人,另外每年約有50萬人因為藥物副作用而入院治療。

其實,很多疾病是無需吃藥即可自愈的。德國健康雜誌《生機》2006年發表的一項報導中提到,人體自身有能力治癒60~70%的疾病,

甚至一些非常兇險的疾病也能通過自愈力康復。

英國媒體曾報導過這樣的一個案例,一名13歲的小男孩被確診為白血病。在醫生為他配型成功準備進行骨髓移植手術時,發現他身上的白血病症狀完全消失了。

就在準備手術的前幾周,這名男孩還被醫生下過病危。不進行骨髓移植,很可能活不過三個月,沒想到一個月不到他竟然奇跡般的自愈了。

對此,醫生也難以講清其中的原理,可以肯定的是,小男孩體內的自愈力打敗了白血病。

如此強大的自愈力,和我們一直在說的免疫力是一回事嗎?一起來瞭解下這個問題。

自愈力是人体最好的医生,做好这4点,帮你提升自愈力

二、什麼是自愈力?和免疫力有何區別?

想要瞭解這個問題,我們需要打一個比方,身體內部有自我的防護系統,其中有軍隊,有城牆。

免疫力好比是城牆,當身體遭遇外敵入侵時,免疫力可及時做出反應,區別“自己人”和“入侵者”,並將入侵者阻擋在城牆之外。有些入侵者過於強大,免疫力無法阻擋,它們會越過免疫力進入體內。

在這個時候,就需要自愈力發揮作用了,自愈力在體內好比“軍隊”。當外來者在傷害身體時,自愈力會將它們消滅,讓身體恢復健康。

每個人體內的自愈力能力都有所不同,如果你的身體有這些表現,說明你的自愈力需要提升了。

自愈力是人体最好的医生,做好这4点,帮你提升自愈力

三、出現這2種特徵,你的自愈力需要提高

那麼,如何判斷身體的自愈力強不強,需不需要提高呢?

1、感冒總不好

感冒是每個人都曾出現過的,很多人會在剛感冒時就服藥治療,其實完全不必如此。幾乎所有的感冒都都自限性疾病,換句話說可通過自愈力恢復,但是需要一個過程,一般5~7天內即可康復。如果發現感冒7天后依舊無法康復的話,很可能是你的自愈力較差所致。

2、皮膚破損總不好

正常情況下,皮膚上出現傷口在一段時間後即可癒合。如果發現皮膚上的傷口久久不愈,或是出現了感染等現象,則需要警惕,多半是自愈力下降了。

那麼,對於一些自愈力下降的人群而言,該如何挽救呢?做好這4件事。

自愈力是人体最好的医生,做好这4点,帮你提升自愈力

四、如何提高自愈力?

對於那些自愈力不強的人,如何提高自愈力呢?

1、營養充足

想要修復人體自愈力,需要充足的營養支撐,營養就好比養料,在沒有養料的情況下,自愈力自然也無法茁壯成長。日常的飲食要注意營養攝入均衡,不要偏食。保持什麼都吃,但是什麼都不多吃的模式,保證身體可以攝入多樣化的營養元素。

2、睡眠充足

在睡眠狀態下,體內的神經系統、腦部都處於休息狀態下。可以讓身體徹底休息放鬆,對於增強自愈力有非常積極的作用,每天都需要保持有7~8小時的睡眠時間。

3、避免與自愈力對著幹

雖說自愈力很強大,但是它也並非無所不能,在遇到一些自愈力無法自愈的疾病時。也要及時就醫治療,不要給自愈力出難題,和它對著幹。

4、心態積極

心態對於自愈力的好壞也有很大影響,長期保持積極的心態可以讓身體內環境保持健康,這樣一來可以更好的調動自愈力。反之,長期情緒緊張、抑鬱會導致自愈力也受到不良影響。

如何挖掘自愈力潛力

1、艾炙

乃純陽之物,是古今公認的補充人體正氣最有效的方法。艾灸是通過艾條燃燒產生熱量,經皮膚表面向經絡、臟腑滲透能量,直接作用可驅散寒氣,溫經通脈,緩解和消除各種氣血痹阻不通的症狀;本質作用在於刺激穴位,讓熱量被經絡穴位所吸收並走竄於經絡,從內部為身體補充陽氣,與自身能量相結合,滋補脾腎,健腎助脾,培元固本,提高人體自我修復、防禦的自愈力。

2、拍打拉筋

拍打是通過持續不斷地拍打刺激穴位經絡,慢慢將氣血調動到被拍打的部位,進而將經絡穴位處乃至血脈中的瘀堵點,慢慢被氣給疏通開並化解掉。它能快速有效緩解因經絡瘀堵造成的各種症狀。拍打原則:拍打哪條經絡,就對治與經絡相關的臟腑問題;局部哪裡疼痛,就拍打相應部位或四周。比如,胃痛時,可拍打足三裡或腿正面的整條胃經;膝關節痛時,直接拍打膝關節或膝關節上下部位;心慌、胸悶時,拍打手肘或內關,能立刻緩解,尤其在突發心臟病或昏厥的急救中,效果立竿見影。

中醫有言“三分治,七分養”,指的是:在病人康復過程中,醫生和藥物所起的作用較少,身體的恢復更多依賴於自我調節,也就是修復自愈力的過程。

月經經血粘稠怎麼回事?為什麼大姨媽粘稠

女性每個最難受的幾天莫過於來月經的那幾天,來月經的時候冷水不敢碰,不敢吹風,不敢吃冷的辣的食物,就怕月經不調會影響以後生育的問題,但是還是有很多女性會有月經不調的情況,痛經也是常見的一種,有時候月經期間發現經血特別粘稠有血塊,月經經血粘稠怎麼回事?

為什麼月經粘稠

很多女性由於工作問題需要長期保持一個姿勢工作,容易造成經血不暢,在宮腔裡積聚著,抗凝血的機制發揮作用之後,血就出現凝固,顏色逐漸加深,看起來就是血塊,隨著人體活動,月經得以排出,這些黑色的血塊就流了出來。

大姨媽粘稠原因

1、大姨媽很粘稠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是來月經以前或者來月經時沒有注意飲食,比如吃了生冷刺激的食物導致的大姨媽很粘稠。尤其在炎熱的夏天,由於天氣比較炎熱,因此有很多的女性朋友都會通過吃冰西瓜,喝冰鎮飲料的方式來緩解,殊不知,這樣非常有可能會導致經受到寒冷的刺激,因此,導致經血流出不暢,進而出現大姨媽很粘稠的情況。

2、大姨媽很粘稠還與女性朋友平時總是勞累過度有關,再就是,若經常熬夜則會導致內分泌紊亂,慢慢地就會出現大姨媽很粘稠的症狀。因此,建議女性平時要注意勞逸結合,早睡早起,對月經健康大有幫助。

3、大姨媽很粘稠還有可能是由於婦科疾病導致的,臨床主要包括盆腔炎、子宮內膜炎等婦科疾病,若不及時治療,則會由於炎症的作用而導致患者出現經血粘稠的症狀,因此,這時就需要引起高度的重視,要及時去醫院檢查治療。大姨媽很粘稠是怎麼回事?

經血粘稠需要做什麼檢查?

1、內分泌測定

目前可以測定卵泡刺激素、黃體生成素、泌乳素、雌激素、孕激素、睾酮、三碘甲腺原氨酸、四碘甲腺原氨酸、促甲狀腺激素等下丘腦、卵巢、甲狀腺及腎上腺皮質分泌的激素。臨床常用以瞭解卵巢功能的簡易方法有陰道塗片、宮頸黏液、基礎體溫及子宮內膜活檢等。

2、X線檢查

子宮碘油造影可瞭解子宮內腔情況,有無黏膜下肌瘤或息肉。蝶鞍正側位斷層可瞭解有無垂體腫瘤。

3、宮腔鏡或腹腔鏡檢查

觀察子宮腔及盆腔器官的病變。

面相與健康之間有啥關係?從面色推斷一個人的健康與否

從面色推斷一個人的健康與否,與從手相識健康是大體相當的。五色對應五臟,不同的面色預示著不同的疾病。所以古語有——你“印堂發黑,大禍臨頭”或者“面有紅光,今有喜事”的說法。古代看相術中,倘若還有那麼一點科學成分的話,那麼,從面相推測健康和疾病,倒是一個方面。

平時,我們經常聽人說“你今天起色不好。”或者說,“這陣子你起色很好。”由此,把一個人的氣色和身體健康聯繫起來的相法,早已深入民俗而形成風氣了。

所謂“氣色”,“氣”為神氣,主要指一個人的精神狀態,“色”為顏色,主要指一個人面部或者其他部位的色澤變化。精神狀態容易感知,面部的色澤則大有文章可做。

面相和健康有什么关系?分享2种方法,自测心脏和血管健康
面相與健康之間有啥關係?

2017年,一項發表在《frontiers in Psychology(心理學前沿)》的研究指出,面相與個人健康相關。參與研究的澳大利亞麥考瑞大學心理學系博士Ian D.Stephen表示,這項研究結果表明,面相包含了關於生理健康的有效且可感知的線索。

研究共分為兩部分。在研究的第一部分,研究人員對100名馬來西亞華人(50名男性)、75名英國白種人(35名男性)和97名南非黑人(50名男性)的照片進行了分析。

同時,研究人員測量了參與者的BMI、體脂率和血壓。然後,研究人員使用電腦模型,根據臉部的大小和形狀來評估參與者的面相。

在研究的第二部分,研究人員讓26名白種人參與者在應用程式中處理60張照片,使面部盡可能看起來健康。

最後,研究結果發現,臉型、種族與血壓之間存在顯著的相關性,而且人們認為降低面部脂肪和BMI能讓人看起來更健康。

面相和健康有什么关系?分享2种方法,自测心脏和血管健康
Ian D.Stephen博士說:“我們發現參與者改變了面部脂肪,使其看起來體脂率更低、BMI更低,並且在較小程度上也降低了血壓,以使他們看起來更健康。”

“這一發現表明,我們的大腦已經進化出一種機制,可以從別人的臉部提取健康資訊,使我們能夠識別健康的人並與之交往。”Ian D.Stephen博士補充道。

這項研究結果也為面相包含有效的、可感知的生理健康線索的假設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援。研究人員希望未來能夠開發出基於面相的工具,來幫助診斷健康問題

面相和健康有什么关系?分享2种方法,自测心脏和血管健康
這些情況可能是疾病信號

有時候我們會通過人的一些“面相”來判斷一個人的性格、地位或健康等。例如,如果一個人五官端正開闊的話,那麼他就會被認為是忠厚正直之人;耳朵越大、耳垂越長,那麼壽命也會比較常。但實際上,有些特殊的面相也有可能是疾病的信號,需要多加注意。

1、眼部出現黃色小腫塊

中老年人群如果眼部周圍出現米粒或黃豆大小的黃色小腫塊,那就要及時做血脂檢查。因為這種黃色小腫塊極有可能是“黃色瘤”。黃色瘤與高血脂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2、耳垂出現褶皺

研究發現,如果耳垂處出現一條連貫的褶皺,其血管炎性標誌物和氧化應激指標可能會偏高,需警惕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

面相和健康有什么关系?分享2种方法,自测心脏和血管健康
3、出現角膜老年環

如果眼角膜周圍出現一圈灰白色的環,那可能是角膜老年環,它主要是由於血液中的膽固醇、甘油三酯等脂質過多,而沉積在角膜邊緣。角膜老年環與動脈硬化等心腦血管疾病密切相關。

面相和健康有什么关系?分享2种方法,自测心脏和血管健康
4、出現蜘蛛痣

蜘蛛痣是一種常見的皮膚病,多長在面部、頸部、上胸、肩部和上肢等部位。尤其是男性或老年婦女,身體突然出現蜘蛛痣,那就要提高警惕。這種情況通常與急性、慢性肝炎或肝硬化,甚至是肝癌相關。

面相和健康有什么关系?分享2种方法,自测心脏和血管健康
5、嘴巴或腮邦處有青筋

嘴角或腮邦處有“青筋”,往往提示婦科疾病,帶下濕重,疲倦乏力,腰膝酸軟,下肢風濕

6、鼻樑歪曲和鼻翼長斑

鼻樑中間歪曲,則可能軀體不正,或是脊椎彎曲了;一般認為鼻尖端屬脾,鼻翼屬胃,都與消化系統有關,當鼻翼長斑點或痣時,往往有潰瘍;

7、額頭發黑污濁

額上發黑,說明前腦葉發生了變化,如果該處發現紫黑色斑點,則是病情嚴重的表現;額部污濁有斑點,證明子宮有病,或肺部有病變;額頭上部晦暗、無光澤,有可能是腎臟病的徵兆;額頭皺紋忽然增加,肝臟負擔過重。

女性白帶褐色是怎麼回事?生活當中怎樣預防白帶異常?

女性的身體是非常容易出現炎症的,女性白帶情況跟身體的健康是有著很大的關聯的,當身體出現問題時,就會在白帶上有所體現,有很多的女性有白帶褐色的情況,出現這樣的問題到底是怎麼回事兒?

女性如果出現這樣的情況,只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是生理性的,而另一種就是病理性的。生理性白帶最常見於在兩次月經的中期,也就是平時所說的排卵期,排卵期出血就是一種表現。生理性的白帶褐色也可見於月經前後一兩天,因為月經來潮的徵兆或者是月經末並未徹底乾淨的表現。

病理性白帶比如由於平時個人衛生沒有做到位,導致病原體感染,出現炎症,比如滴蟲性感染、細菌感染、真菌感染等,當身體受到這些感染後,會由於炎症作用致使白帶顏色發生變化,比如呈褐色或是黃色之類的,這也是輔助醫生判斷具體是什麼病變作用,才能對症治療調理。

生活當中怎樣預防白帶異常?

1、月經前後衛生清潔:來月經要注意清潔陰道,以防感染病菌。不管月經量多還是量少,衛生巾一定要選擇透氣好,比較“輕薄”型的。

2、生活要規律,避免過於勞累:熬夜、過度勞累、生活不規律都會導致月經不調,同時也可能會影響白帶。保持有規律的生活作息習慣,白帶和月經也就能逐漸恢復正常。

3、適當運動:多做骨盆運動,下腹部的運動可以有效改善子宮的血液迴圈,對於女性經期的順暢、痛經或是排卵的正常與否都很有幫助,有效預防白帶褐色症狀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