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歲月“溫柔相處”:女人快到絕經期,這樣做能平穩過渡、延緩衰老,告別斷崖式變化

當女人走到45-55歲這一階段,身體就像悄悄按下了“換擋鍵”——原本規律的月經開始變得“任性”,有時提前、有時推遲,經量忽多忽少;早上醒來可能突然一陣潮熱,夜裡翻來覆去睡不安穩;照鏡子時發現,眼角的細紋好像深了些,皮膚也不如以前緊致……這些信號,都在提醒你:“圍絕經期”要來了。

很多女性一聽到“絕經”就慌了,覺得這意味著“青春結束”“會快速變老”,甚至想拼命“延長經期”。其實,圍絕經期是每個女性都會經歷的自然階段,經期縮短、最終停止是身體的正常生理變化,盲目追求“延長經期”反而可能打亂內分泌。我們真正該做的,是用科學的方式改善不適、延緩衰老,讓身體平穩過渡,哪怕經期結束,也能保持飽滿的活力和年輕態。

先讀懂身體:圍絕經期不是“洪水猛獸”,這些變化都是“正常信號”

在調整之前,先搞懂身體到底在發生什麼。圍絕經期(通常指絕經前1-2年到絕經後1年)的核心變化,是卵巢功能慢慢衰退,雌激素水準像“過山車”一樣波動下降——這就像給身體的“調節系統”斷了一部分“能源”,所以才會出現各種不適:

月經亂了節奏:可能從28天的週期變成35天,再變成40天,經量可能變少(點滴即淨),也可能突然變多(比平時多2倍以上),最後慢慢間隔越來越長,直到半年以上沒來,就進入了絕經期。

“熱”得莫名其妙:突然一陣潮熱從胸口湧到臉上,皮膚發紅、出汗,哪怕在空調房裡也會出現,有時一天能發作十幾次,夜裡發作還會弄濕睡衣,影響睡眠。

情緒像“晴雨錶”:前一秒還好好的,後一秒可能因為一點小事煩躁、委屈,甚至忍不住想哭,記憶力也會下降,剛說的話、剛做的事轉頭就忘。

身體“松”了、“幹”了:皮膚失去雌激素的“滋養”,膠原蛋白流失變快,開始變幹、長細紋,尤其是眼周、嘴角;頭髮也容易掉,發量越來越少;私密處也會變幹,同房時可能會有疼痛感。

這些變化不是“病態”,而是身體在適應激素變化的過程。但如果不適太嚴重,影響到正常生活,就需要主動幹預——不是靠“偏方”強行延長經期,而是通過調理讓身體更舒服,延緩衰老的腳步。

第一招:“吃”出雌激素,給身體“溫和補能”,改善潮熱、皮膚乾

雌激素下降是圍絕經期不適的“根源”,但千萬不要自己買“雌激素藥”吃(可能有健康風險),可以通過“食物補充”,給身體提供合成雌激素的“原料”,溫和又安全。

1. 多吃“植物雌激素”食物,給身體“緩衝帶”

植物雌激素(比如異黃酮、木脂素)能在體內發揮類似雌激素的作用,但強度比藥物弱很多,不會打亂內分泌,還能緩解潮熱、皮膚乾、失眠等問題。臺灣、日本的女性很愛用這類食物調理,效果顯著:

大豆及豆製品:黃豆、黑豆、豆腐、豆漿、納豆、豆豉都是“植物雌激素之王”。比如每天早上喝一杯無糖黑豆豆漿,中午吃一塊涼拌豆腐,晚上用黃豆燉排骨——堅持1-2個月,就能明顯感覺潮熱的次數變少,皮膚也沒那麼幹了。建議選非轉基因大豆,營養更純粹。

亞麻籽、芝麻:亞麻籽裡的木脂素含量超高,把亞麻籽磨成粉,撒在優酪乳、燕麥粥裡吃(整顆亞麻籽不易消化);芝麻可以做成芝麻糊,每天吃一小碗,不僅能補植物雌激素,還能讓頭髮更有光澤,減少掉發。

葛根、山藥:葛根裡的葛根異黃酮也是優質植物雌激素,用葛根粉沖成糊,加少量蜂蜜調味;山藥能健脾益腎,和排骨一起燉,既能補營養,又能改善圍絕經期常見的腰酸、乏力,讓身體更有勁兒。

2. 補對“抗衰營養素”,延緩皮膚老化、留住膠原蛋白

雌激素下降會加速膠原蛋白流失,皮膚容易鬆弛、長皺紋,這時候光塗護膚品不夠,還要從“吃”上給皮膚“加料”:

優質蛋白:膠原蛋白的合成需要蛋白質做“原料”,每天吃夠雞蛋、牛奶、魚類(比如三文魚、鱸魚)、雞胸肉、瘦肉。比如每週吃3次三文魚,不僅能補蛋白,還能補Omega-3脂肪酸,減少皮膚炎症,讓皮膚更細膩;每天吃一個水煮蛋,蛋黃裡的維生素A能幫助皮膚修復,減少細紋。

維生素C:能促進膠原蛋白合成,還能抗氧化,減少色斑。多吃新鮮水果,比如獼猴桃、草莓、柳丁、鮮棗——臺灣的應季水果很多,比如冬季的草莓、春季的芒果,每天吃200克左右,比吃維生素C片更安全,還能補水分。

鈣和維生素D:雌激素下降會導致鈣流失加快,容易骨質疏鬆,還會影響皮膚的新陳代謝。每天喝一杯高鈣牛奶,吃一把杏仁(含鈣量高);天氣好的時候,上午10點或下午4點,去公園曬20分鐘太陽(別塗防曬霜),讓身體合成維生素D,幫助鈣吸收,同時陽光還能改善情緒,減少煩躁。

3. 避開“催老食物”,別給身體“添負擔”

有些食物會加重圍絕經期不適,加速衰老,一定要少吃或不吃:

高糖食物:奶茶、蛋糕、糖果裡的“添加糖”會讓血糖波動,加重情緒煩躁,還會破壞膠原蛋白,讓皮膚變得鬆弛、長皺紋——比如喝一杯珍珠奶茶,相當於吃了10塊方糖,對皮膚的傷害很大。

辛辣、油炸食物:辣椒、花椒、炸雞腿等會刺激身體,加重潮熱、出汗,還會讓皮膚出油變多,長痘痘;油炸食物裡的反式脂肪酸會加速血管老化,影響皮膚的血液供應,讓皮膚看起來暗沉無光。

咖啡因和酒精:咖啡、濃茶裡的咖啡因會加重失眠、心悸,讓情緒更緊張;酒精會幹擾內分泌,加重肝臟負擔,還會導致皮膚脫水,變得乾燥、長斑。建議每天咖啡不超過1杯,儘量不喝酒。

第二招:“動”對了比“不動”好10倍,改善失眠、緊致身體、延緩肌肉流失

圍絕經期女性容易覺得累、沒力氣,所以不想動——但越不動,肌肉流失越快,身體越容易胖,衰老也越快。其實選對運動方式,不僅能改善不適,還能讓身體更緊致、有活力,比同齡人看起來年輕5-10歲。

1. 溫和有氧運動:改善潮熱、失眠,讓情緒更平穩

有氧運動能促進血液迴圈,調節內分泌,減少潮熱發作,還能幫助睡眠,改善煩躁情緒。不用做高強度運動,選自己喜歡、能堅持的就好:

快走或慢跑:每天早上或傍晚,在社區公園快走30分鐘,速度以“能說話但不能唱歌”為宜。比如和鄰居一起,邊走路邊聊天,不知不覺就完成了運動,還能緩解孤獨感。堅持1個月,就能發現睡眠變好了,夜裡不容易醒。

瑜伽或太極:這類運動能拉伸身體,放鬆心情,還能改善圍絕經期常見的腰酸背痛、關節僵硬。比如每天早上練15分鐘瑜伽(重點練貓式、嬰兒式、蝴蝶式),能拉伸腰腹和盆腔,緩解經期不適;或者跟著公園的阿姨練太極,動作緩慢柔和,能讓情緒平靜下來,減少煩躁。

游泳:游泳是“無負重運動”,不會傷害關節,還能全身鍛煉,讓皮膚更緊致。每週去泳池遊2次,每次30分鐘,不僅能改善體態,還能讓皮膚吸收水分,變得更水潤。

2. 力量訓練:留住肌肉,讓身體不鬆弛、不發胖

人到中年,肌肉量每年會減少1%-2%,圍絕經期因為雌激素下降,肌肉流失更快——肌肉少了,基礎代謝會變低,容易發胖,身體也會變松垮。所以一定要做力量訓練,留住肌肉:

家用小器械訓練:不用去健身房,買一對1-2公斤的啞鈴,每天在家練10分鐘:雙手舉啞鈴,慢慢舉到肩膀高度,再慢慢放下(練手臂);雙腳分開與肩同寬,雙手握啞鈴放在身側,慢慢下蹲再站起(練大腿和臀部)。堅持2個月,就能感覺手臂變緊致,穿衣服更有型,爬樓梯也不喘了。

自重訓練:比如深蹲、平板支撐、靠牆靜蹲。深蹲能練大腿和臀部肌肉,每天做2組,每組15個;平板支撐能練核心肌群,剛開始堅持20秒,慢慢增加到1分鐘,能改善腰腹鬆弛,減少“游泳圈”。

3. 拉伸放鬆:改善身體僵硬,讓皮膚更有彈性

運動後一定要拉伸,平時也可以多做拉伸,能促進血液迴圈,讓皮膚獲得更多營養,變得更有彈性:

睡前拉伸:躺在床上,雙腿伸直,慢慢向身體兩側打開(蝴蝶式拉伸),保持30秒,能放鬆盆腔和大腿肌肉,幫助睡眠;或者坐起來,身體慢慢向前彎腰,雙手夠腳尖(不要勉強),拉伸背部和腿部,緩解一天的疲勞。

晨起拉伸:早上醒來後,躺在床上,伸個大大的懶腰,然後慢慢轉動脖子、肩膀、腰部,活動關節,讓身體從“沉睡”狀態慢慢蘇醒,減少晨起的僵硬感。

第三招:“護”好情緒和睡眠,比護膚品更能“抗衰”

圍絕經期的“斷崖式衰老”,很多時候不是皮膚老了,而是情緒和睡眠差導致的——長期煩躁、失眠,會讓皮膚暗沉、長斑,整個人看起來沒精神,比實際年齡老很多。所以“護情緒”“睡好眠”,是抗衰的關鍵。

1. 給情緒“找出口”,別讓煩躁“憋壞”自己

雌激素波動會影響情緒,但不要把情緒“藏起來”,找對出口釋放,心情會輕鬆很多:

找“同頻”的人聊天:可以和身邊同樣處於圍絕經期的姐妹、朋友聊聊,你會發現“原來大家都這樣”,心裡的焦慮會減少很多。比如每週和閨蜜約一次下午茶,說說彼此的感受,互相安慰、支招,比自己一個人糾結好太多。

培養一個“能專注”的愛好:比如畫畫、插花、做手工、跳廣場舞——做自己喜歡的事時,注意力會集中在事情上,不會想那些煩心事。臺灣很多社區有手工班、舞蹈班,加入進去,不僅能打發時間,還能認識新朋友,讓生活更充實,情緒自然更平穩。

學會“深呼吸放鬆”:當突然覺得煩躁、潮熱時,試著做“4-7-8呼吸法”:用鼻子慢慢吸氣4秒,屏住呼吸7秒,再用嘴巴慢慢呼氣8秒,重複3次——能快速平復情緒,緩解潮熱帶來的不適感。

2. 睡好“美容覺”,讓身體“修復”起來

圍絕經期容易失眠,而睡眠是身體修復的“黃金時間”,睡不好,皮膚會老得更快,還會加重情緒問題。可以試試這些方法改善睡眠:

打造“助眠環境”:臥室裡別放電子設備(手機、電視會發出藍光,影響睡眠),窗簾選遮光性好的,讓房間夠暗;睡前1小時點上溫和的香薰(比如薰衣草香薰,有放鬆神經的作用),或者用溫水泡腳15分鐘(加少量艾草或生薑,能促進血液迴圈,幫助睡眠)。

固定“睡眠作息”:每天晚上10點半上床,早上6點半起床,哪怕週末也別熬夜、睡懶覺——讓身體形成“生物鐘”,到點就會想睡,醒來也會更精神。睡前別喝太多水,避免夜裡頻繁起夜影響睡眠。

睡前別“胡思亂想”:如果躺在床上睡不著,別強迫自己“必須睡著”,可以拿一本輕鬆的書(別讀小說,容易越讀越興奮),或者聽一段舒緩的輕音樂,慢慢讓大腦放鬆下來——越不焦慮,越容易入睡。

第四招:定期“體檢”,及時發現“小問題”,避免健康“踩坑”

圍絕經期是女性健康的“關鍵期”,雌激素下降會增加一些疾病的風險(比如乳腺增生、子宮肌瘤、骨質疏鬆、心血管疾病),所以定期體檢很重要,能及時發現小問題,避免變成大麻煩。

建議每年做一次“圍絕經期專項體檢”,重點查這些專案:

婦科檢查:包括婦科超聲(查子宮、卵巢有沒有肌瘤、囊腫)、宮頸篩查(TCT+HPV),排除婦科疾病;如果月經紊亂嚴重,還可以查“性激素六項”,瞭解雌激素、孕激素水準,讓醫生判斷是否需要調理。

乳腺檢查:做乳腺超聲或鉬靶檢查,排查乳腺增生、乳腺結節等問題——圍絕經期女性乳腺疾病風險會增加,早發現早幹預,更放心。

骨密度檢查:瞭解骨骼的鈣含量,如果有骨質疏鬆的風險,醫生會建議補充鈣劑或維生素D,避免以後出現骨折。

血壓、血糖、血脂檢查:雌激素下降會影響代謝,容易出現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這些都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素”,定期檢查能及時發現,通過飲食、運動調整,避免發展成疾病。

如果體檢後發現有小問題(比如輕微的乳腺增生、缺鈣),別慌,聽醫生的建議調理(比如調整飲食、補充營養素),大多都能改善——關鍵是別忽視體檢,別等問題嚴重了才重視。

最後想說:圍絕經期不是“青春的終點”,而是“新階段的開始”

很多女性覺得“絕經了就老了”,其實不是——絕經只是身體的一個自然變化,就像青春期、孕期一樣,是人生的一個階段。真正的衰老,不是經期的結束,而是放棄對自己的呵護,任由身體不適、情緒糟糕。

你可以像臺灣很多優雅的中年女性一樣:每天喝一杯黑豆豆漿,吃夠新鮮水果;早上去公園快走30分鐘,晚上練10分鐘瑜伽;和朋友約著做手工、喝下午茶,睡前泡個腳、讀會兒書;每年定期體檢,關注自己的健康……慢慢你會發現,潮熱少了,睡眠好了,皮膚變細膩了,情緒也平穩了,哪怕經期慢慢結束,整個人依然有活力、有魅力。

歲月會留下痕跡,但也會沉澱出從容和智慧。只要用對方法,好好呵護自己,就能平穩度過圍絕經期,甚至比年輕時更優雅、更健康——因為你比以前更懂自己的身體,更知道如何愛自己。這不是“對抗歲月”,而是與歲月“溫柔相處”,活出屬於自己的精彩。

研究發現:現代人“早衰”15年!每天堅持4事可延緩衰老

身體的衰老可以從頭髮明顯看出來。一般年齡較大的中老年人,頭髮都會開始花白,這主要是隨著年齡的增長,毛囊功能下降。毛囊萎縮之後需要的營養元素供給不足,加上黑色素的生成量減少,此時頭髮就會開始花白。一段時間之後,甚至可能出現滿頭白髮的症狀,這是人體衰老最明顯的特徵。其次就是皮膚,當出現身體衰老之後,臉部皮膚狀態會慢慢變差,開始出現各種老年斑或者皺紋。如果短時間內發現自己的老年斑以及皺紋開始出現,說明身體已經開始慢慢衰老,需要注重身體的保養了。

衰老从哪里开始的?三大器官的抗衰老方法,照着养,老得慢一些
一、研究發現:現代人或“早衰”15年

無論哪一個人,或多或少都對衰老有些焦慮。

2013年,荷蘭的一項研究發現:當代人的體質較上一輩要差得多。因生活水準提升、飲食變化以及缺乏運動等原因,肥胖症、高血壓、糖尿病等疾病的越來越多,如今40歲的人的健康狀況跟上一輩55歲的人差不多,這或許意味著我們已經“早衰”了15年。

對於衰老的問題,我們要多上點心了,不可不管。

衰老从哪里开始的?三大器官的抗衰老方法,照着养,老得慢一些
二、衰老是從什麼地方開始的?

根據知名期刊《細胞》上一篇刊文顯示,衰老的內在因素是從細胞開始的,該刊文提出了“九維細胞理論”,引起了極大的關注。

在此理論當中,細胞損傷及功能下降被歸納為:細胞端粒磨損、基因序列紊亂、表觀遺傳突變、線粒體功能障礙、幹細胞衰竭、細胞間通訊失調、細胞老化、蛋白質動態失衡、細胞營養應激體系失調等九個維度。

衰老从哪里开始的?三大器官的抗衰老方法,照着养,老得慢一些
讓我們試想一下,如果從這角度入手,是否可以通過解決細胞損傷問題,讓衰老的步伐來得慢一些?有想法就要付諸行動,這是許多科學家正在研究的課題。

三、人體器官有3大“衰老剋星”

人體衰老除了外表的變化,內部器官也會悄然改變。而不同的器官,延緩衰老的重點舉措也不同,如果大家能掌握好一些方法,可在一定程度上延緩衰老。

1、肺部

吸菸會傷害多個器官,尤其是肺部,是導致慢阻肺、肺癌的主要因素之一。想要延緩肺部衰老,戒菸是重中之重,只要戒菸,身體就可以獲益,並且戒的時間越早,獲得的好處越多。

2、肝臟

俗話說:“越胖老的越快”,其實是有依據的。

《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報》的一項研究發現,肥胖可加快肝臟的老化速度,體重指數(BMI)每增加10,肝臟的表觀遺傳年齡就會增加3.3年。

例如,小A的身高165cm,體重127公斤,BMI為23.3;小B的身高也是165cm,體重為181.4斤,BMI為33.3。那麼,小B的肝臟會比小A提前衰老超過3年,甚至更高。所以,想要延緩肝臟衰老,就要控制體重。

衰老从哪里开始的?三大器官的抗衰老方法,照着养,老得慢一些
3、大腦

影響大腦衰老的因素有很多,與生活方式有關。如果你感覺大腦反應變慢、記憶力變差、學習能力下降等,那說明大腦已經開始衰老。

大腦是一個“用進廢退”的器官,想要延緩大腦衰老,就得經常動腦,使腦血管多處呈擴張狀態,有足夠的營養供給。

總的來說,延緩衰老的舉措大多是圍繞生活方式開展的,大家一定要養成良好的習慣。

四、50歲以後,堅持4事可延緩衰老

人體的衰老無法阻止,但我們可以通過一些方法來減緩速度,尤其是50歲後的“斷崖式”衰老期。

1、心態需平和

美國斯坦福大學的研究發現,經常處於抑鬱情緒下的女性,其端粒長度明顯更短,生理年齡比同齡人老6歲。建議大家儘量保持樂觀、平和的心態,遇到事情,冷靜對待,看淡一些。50歲後可以做到“心態不老”,讓自己更年輕。

2、飲食有規律

想要延緩衰老,飲食上也要多下功夫,由於中老年時期,人體的血脂、血壓等指標開始異常,建議飲食上儘量清淡,不要重油重鹽。

根據個人情況進行膳食補充,可適當吃些堅果,例如核桃,富含維生素E;也可以多吃富含2-HOBA、黃芪甲苷、蘆丁的食物,例如苦蕎、黃芪、蘆筍、蕎麥等,有助於延緩衰老。另外,三餐要規律,每餐吃到七八分飽即可。

衰老从哪里开始的?三大器官的抗衰老方法,照着养,老得慢一些
3、擁有好睡眠

長期熬夜對皮膚的損害非常大,可使皮膚細胞的調節活動失常,影響表皮細胞的活力,出現各種皮膚症狀,比如粉刺、暗瘡,長痘、黑眼圈等,人看起來老了好幾歲。想要延緩衰老,擁有好睡眠很重要,要多睡“美容覺”。

4、適當做運動

運動是強身健體、延緩衰老的關鍵舉措之一,很多人都明白這一點,但付出行動的人少之又少。從細胞層面來看,長期堅持鍛煉可幫助干預基因序列紊亂、清理衰竭細胞等,延緩衰老。為了延緩衰老可以做以下運動

1、慢跑

眾所周知,慢跑屬於有氧運動。據研究表明,有氧運動不僅對人體的心臟好處多多,而且還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線粒體的功能。因為線粒體可以給人體提供充足的能量,而當人出現老齡化的狀態時,線粒體會越來少從而導致精力不足。所以,通過一定量的慢跑運動,可以讓人體精力充沛,更年輕。

2、跳躍

對於上年紀的人來說,跳躍動作有一定的難度。但是,可以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完成和跳躍相關的動作,從而增強骨密度。這樣一來,也可以防止人體衰老。但是,切忌動作過猛給身體造成傷害。

3、深蹲

深蹲動作可以用效地鍛煉人體的膝關節,而且還可以幫助人們緩解膝關節的疼痛,縮短膝關節老齡化的時間。所以建議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做深蹲運動,保持身體健康,避免身體老化。但是在完成深蹲運動的過程中,需要將股骨和髖關節保持在一條線上。同時,做下蹲運動時膝蓋一定位於踝關節的上方。這樣才能達到效果。

結語:衰老是任何人都不能避免的自然現象。雖然不能改變,但是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適量運動以延緩衰老。運動不僅可以強身健體,而且還可以讓整個身體年輕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