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排毒很重要,做淋巴排毒有什麽好處?

現代生活水準越來越高,各種污染也是層出不窮,空氣污染,白色污染,光污染以及食品安全等,這些都可能會傷害到我們的身體,人們因此越來越注重養生,催生了美容養生產業的發展。他們推出了各種排毒方法,淋巴排毒就是其中一種,相信不少愛美的人,已經做過了淋巴排毒.

淋巴是我們身體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免疫系統,淋巴系統是由淋巴導管和淋巴結等組成的。在人們身體裡面有很多的毒素會在淋巴結免疫細胞裡面被吞噬和分解,之後再進行轉化人,通過淋巴導管運輸的方式傳送到血液系統,通過血液系統的循環,最後再通過腎臟部位以此幫助排除到身體的外面,這就是淋巴系統進行自然排毒的一個過程。

根據淋巴系統這樣的排毒作用,可以採取人為的方法使淋巴排毒的功能加快,如通過促進淋巴循環體操,通過運動使淋巴排毒的速度加快,也可以通過儀器,在家庭和辦公室裡面增設還原離子儀凈化空氣,可以製造出負離子,以此來幫助達到淋巴排毒健身。

第一步:腋下引流

在右手腋下胳肢窩凹陷處,以右手拇指外的四指指腹,連續輕輕按壓七下,再換手重複相同動作。

第二步:腹部引流

以左右手交疊(左手心壓在右手背上)的姿勢,自心臟下沿處,對腹腔做順時鐘方向的圓形按摩輕推,動作宜緩慢而有律動,平均以每2秒1拍為最佳。

第三步:腳背引流

在腳背食指與無名指的連接處,用雙手的大拇指按壓,並順勢往上滑動到腳背上緣,重複該動作三次。

第四步:小腿引流

雙手以環狀姿勢扣住小腿,四指在前,拇指在後,由下往上滑至膝蓋處,重複該動作五次。

第五步:膝蓋後穴引流

雙手呈環狀由下往上扣住膝蓋,手心朝上,與上招相反方向,四指在後、拇指在前,以四指輕壓膝蓋後方凹陷處,再順勢往上滑至大腿,同樣重複該動作五次。

第六步:大腿引流

延續上一個動作,改由拇指施力,從膝蓋上沿每隔2公分處,輕按5秒後鬆手再依序向上移動重複按壓,直達鼠蹊部位。

熬夜的壞處_熬夜具體指幾點?

現代社會,人才競爭的激烈程度已經到了白熱化的程度,大家似乎都有幹不完的工作,於是,挑燈夜戰成了眾多職場人士的家常便飯,晝夜顛倒的加班生活打亂了人們正常的作息習慣,久而久之,身體開始提出抗議,

麻省理工學院科赫研究所在《細胞新陳代謝》上發表文章,闡述了關於熬夜會增加患癌風險的觀點,研究認為:熬夜擾亂生物戒律,在擾亂之後似乎會推動體內腫瘤的發生。

在人類和大多數生物體中,由光來支配生物鐘,通過控制細胞活動來調節生理活動。在小鼠研究中,研究小組發現,在控制細胞生物戒律的基因里,有兩個基因具有抑制腫瘤的作用。不論是認為的基因敲除,還是生物節律紊亂引起的破壞,如果這些腫瘤抑制基因丟失都讓腫瘤的侵襲性變得更強。

很多人都知道熬夜對身體有害,但大多數人不知道熬夜竟會增加患癌風險。其實,熬夜的危害是超乎我們想象的,你知道熬夜有多傷人嗎?

一、熬夜有多傷人?

早在2007年,世界衛生組織在將「熬夜」的致癌性定義為2A級,也就是說熬夜對人類的致癌可能性比較高。那麼,世界衛生組織為什麼會認為熬夜會引起致癌呢?主要是基於下面三點原因:

1.在八項流行病學的調查中,有六項都表明上夜班會增加女性乳腺癌的風險;

2.經常處於不同時區的空姐,存在晝夜節律紊的問題,她們的乳腺癌發病率也比普通人高;

3.在動物實驗中,如果晚上不關燈、或讓實驗動物長期體驗時差,都會加速腫瘤生長。

不過,專家也認為目前的研究存在很多局限性,比如,上夜班並不是唯一因素等,由於這些不確定性的存在,熬夜致癌還只是一種可能性。

雖然熬夜致癌還只是一種可能性,但它帶來的其他危害是「有目共睹」的。

1.讓人變胖

熬夜會引起機體各個系統出現晝夜節律的改變,容易引起脂代謝紊亂和腸道菌群失調等,並且很難保證熬夜時不吃東西,打亂次日的三餐規律飲食,吃什麼都容易發胖。

2.損

美國波士頓大學在國際頂級期刊《科學》上發表的研究發現,人的大腦只有在睡眠狀態下,才會開啟「自動清洗」模式,清除大腦內的相關毒素(代謝廢物),而熬夜會對這一過程造成干擾,甚至會讓全身器官透支。

 

3.心臟受累

長期熬夜可提高心腦血管疾病風險,尤其是本身患有心腦血管疾病的人,如果還繼續熬夜的話,容易導致交感神經異常興奮,心動過速而引發室顫,甚至造成心源性猝死。

4.皮膚遭殃

經常熬夜的人會引起內分泌和神經系統失調,導致皮膚乾燥、沒有光澤,出現粉刺和暗瘡等。

很多人對於熬夜的定義並不了解,認為晚睡就是熬夜,比如超過11點睡就是熬夜,真的是這樣嗎?

二、到底怎樣才算是熬夜?

熬夜屬於一種個體化的行為,一般指困了卻不睡覺,而在做一些跟睡覺無關的事情。由於每個人的睡眠需求量有差異,平時習慣的睡眠模式不一樣,因此很難用具體的時間來定義熬夜。

通常來說,熬夜是指睡得不規律睡得不夠。比如,以需要8小時睡眠的人來舉例:

·如果總在凌晨2點睡覺,早上7點起床,導致睡眠被剝奪,就算熬夜;

·同樣是凌晨2點睡覺,但第二天上午10點才起床,而且白天精神很好,這就不算熬夜,叫做睡眠相對延遲;

·如果是習慣在晚上10點睡覺的人,卻要熬到11點才肯睡,也可以算熬夜。

所以,至於幾點睡才算是熬夜,要根據個體的年齡、習慣以及睡眠需求量等原因來決定。

三、不得不熬夜,有什麼補救措施嗎?

熬夜危害大,但很多人的工作和生活壓力大,有時不得不熬夜,這時該如何補救呢?如果不得不熬夜,可以做好下面5件事來補救。

1.在白天先睡1~2小時,即使睡不著,也要躺在床上閉目養神;

2.晚餐少吃油膩的食物,多吃蔬菜和水果;

3.晚餐后最好不要喝咖啡,可以選擇喝杯紅茶;

4.如果是熬夜看比賽或看劇,要避免情緒過於激動;

5.熬夜后第二天不要賴床,不管晚上睡多晚,第二天清晨都不要賴床,中午可以午睡半小時進行補覺。

6.為了熬夜,晚餐時多吃富含維他命B群的食物,絕對有必要!維他命B群成員頗多,包括葉酸、煙鹼酸、維他命B6.維他命B12等,它們不僅參予新陳代謝,提供能量,保護神經組織細胞,對安定神經、舒緩焦慮緊也有助益。

不想吃飯對食物沒有興趣,食慾不振是病嗎?

有些人覺得吃飯真的是一件很費時間費精力的事情,有這個時間睡個覺玩下遊戲,逛下街多好,他們每天只是把吃飯當作生活習慣,沒有特別想吃什麼的時候,這讓人特別不理解。

我們身邊確實有對食物沒有慾望的人,他們就是不想吃東西,如果將這種癥狀用醫學詞形容的話叫食欲不振,如果長時間存在食欲不振這種癥狀時需要引起注意,否則可能會營養營養不良影響到健康。

提前了解導致對食物沒有慾望的原因,可以從根本處進行改善,達到調理作用。導致對食物沒有慾望的原因有:

1、時常因為工作過於疲憊,過度緊張的生活、工作環境會讓人暫時性有食欲不振癥狀,不過並不是很嚴重,稍稍休息好后就會想到美食。

2、平時飲食過度,腸胃內滿滿的食物與毒素堆積,導致人對食物沒有慾望,這種情況下,多數人患有慢性便秘,需要治療才能恢復正常。

3、有些女性為了控制體重,保持身材,經常不吃東西,久而久之開始出現對食物沒有興趣。甚至有人催吐,慢慢的開始有厭食症出現,短時間內體重確實會大幅度下降,不過也容易增加疾病發生率。

4、孕期女性受激素影響,出現不良妊娠反應,會有噁心嘔吐,食欲不振等癥狀表現,這完全屬於正常,不需要引起擔心。

5、由於身體患有某些癥狀,出現對食物沒有慾望的情況,比如慢性胃炎、胃癌、肝臟類疾病等,這種情況下唯一調節的方式就是治療疾病,原發疾病治療好了,才能保證後期食慾跟上來,單純只是調理食慾並不會得到更好改善。

多年營養工作的經驗告訴我,如果你平時均衡的攝入各種食物。日常配製合理的飲食,使所含營養素齊全,比例適當,以滿足人體的營養需要。粗細搭配、葷素搭配、酸堿搭配。一般不會出現食慾不振的情況.

什麽是女人性功能障礙,如何改善!

女性性功能障礙是指女性個體在性反應週期中的一個或幾個階段發生障礙或出現與性交有關的疼痛,而不能參與或不能達到其所預期的性關係,造成心理痛苦。包括性欲障礙、性喚起障礙、性交疼痛障礙和性高潮障礙。女性性功能障礙的診斷主要依靠臨床判斷,診斷的必要條件是女性自身因性現狀引發的精神痛苦。

對於女性而言,規律的性生活可輔助減肥管理身材、有助於促進睡眠質量、對緩解痛經等癥狀也有幫助、其實這也是一種緩解壓力的方式、同時能幫助女性延緩衰老。

可見性生活對於女性來說確實比較重要,不過據數據統計,目前有不少女性出現性功能障礙,這會影響到女性正常性生活,這對健康也不利。

據全球數據調查顯示,年齡在40~80歲左右的女性存在性功能障礙,大概佔有26~48%左右,年齡在23~55歲的女性有55%對性生活不滿意,其中出現性高潮困難的佔39.7%。

這是依據女性性功能量表做出的調查數據,準確率比較高,也說明女性性功能弱或有異常的發生率比較高。

女性性功能弱和性冷淡其實不屬於一回事兒,不過在治療方案上幾乎相類似,基本上都是通過生活習慣進行改善,主要以體育鍛煉、飲食補充、規律作息時間、創造良好情緒為主,通過這幾個方向提高個人體質,增強個人性能力及興趣。

總體來看女性的性障礙以心理居多,所以建議做個雌性激素檢查看看是否偏低,如果偏低可以適當補充即可恢復。如果屬於心理障礙,比如感覺性交不衛生,有炎症時會有性交時疼痛而拒絕做愛,從心理戰勝即可。

女人绝经怎麼辦,需要吃藥嗎?

在臨床當中,女性通常在45歲到55歲之間進入絕經期,這與個人的雌激素分泌水準有關,對於比較年輕的女性來講,出現了斷經時必須要高度重視並及時調理,那麼斷經了吃什麼葯才能來月經呢?

如果是年輕的女性,出現了斷經的現象時,可以在醫生的專業指導下服用黃體酮催經,一般情況下服用三天的時間,停經之後的三至七天就會有月經來潮。

如果是絕經期的女性,出現了斷經的現象,並不建議採取藥物的方法進行調理,由於所使用的藥物都是屬於激素類的藥物,吃下去之後對於我們的身體會有一定的不利影響,因此這部分人群對於月經方面保持順其自然就好了。

但是我們可以延緩絕經期的到來,日常調整好自己的飲食結構,,比如平時可多吃豆製品,攝取大豆異黃酮來補充雌激素,也可適當補充維生素c和維生素e。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都能推遲絕經期!

 

如何改善內分泌失調長痘痘

內分泌系統是由內分泌腺、內分泌組織和內分泌細胞所組成的體液調節系統,主要在神經系統支配和物質代謝回饋基礎上調節激素分泌,進而調節人體的各種活動,保持人體健康。人體內分泌系統包括下丘腦、垂體、甲狀腺、甲狀旁腺、胰島、腎上腺、性腺等多個腺體,以及分佈在其他器官的內分泌組織和細胞。

內分泌失調對於女性而言,時常會影響到月經周期及皮膚和婦科健康。不可小視內分泌失調這種癥狀,雖然他不屬於疾病類型,但給人們的生活會造成不少影響。今天我們就講一下如何調理內分泌失調引起的痘痘

1、內分泌失調導致臉上長痘痘,多是由於體內雄性激素過高引起,如果癥狀比較嚴重的情況下則需要服用雌孕激素類的藥物進行調理,降低雄性激素含量。藥物治療只是針對癥狀比較嚴重的情況下,假如可控範圍比較大,那麼通過日常生活習慣調理,改善內分泌失調問題就能治療和預防痘痘出現!

2、適當的減少生活壓力,控制個人情緒,保持平常心,擁有良好愉悅的心情,同樣的調整內分泌失調有顯著作用,內分泌失調,恢復穩定,臉上痘痘自然而然會消失不見。

3、在飲食方面對調整內分泌失調也有重要作用,平時盡可能減少吃過於刺激性類的食物,最近食物容易刺激皮膚皮質,身體過多堵塞毛孔,只會使痘痘越來越嚴重。日常三餐飲食以清淡為主,適當多吃蔬菜水果,補充纖維素和維生素,在調整人體內分泌失調問題同時,對輔助養生,保障健康也有作用。

4、良好作息時間規律生活,早睡早起,保持充足的睡眠質量,對改善內分泌失調也有幫助。也可以說長期不規律的作息時間,經常熬夜是形成內分泌失調重要原因之一,避免這種情況出現就可以改善皮膚長痘痘,甚至可起到預防作用。

5、正確清潔皮膚,避免出現過度清潔的現象,同樣是調理內分泌失調引起的痘痘,重要方式之一。皮膚長痘痘后,會促使皮膚開始變得敏感,那麼在清潔皮膚時,卸妝和潔面一定要分別進行,而且採用個人專用海綿輔助洗臉,可是油膩皮膚變得更加清爽。若痘痘滋生嚴重,可使用一些針對暗瘡的皮膚專用產品,進行清潔效果也很好。關於怎樣調理內分泌失調引起的痘痘,方法主要來源於生活,而且不能急於求成,要從每天良好生活習慣、飲食習慣、規律作息時間、正確清潔皮膚等方面著手處理。另外可適當的了解是什麼原因引起內分泌失調造成皮膚長痘痘現象發生,對預防皮膚長痘痘也有作用。

如果痘痘還是很嚴重的話,建議還是去看醫生吧,不要盲目的自行處理。醫生對症下藥也許效果更快哦。最後祝大家戰痘勝利!

夫妻性生活一周幾次最合適?

性愛多久一次最合適,恐怕是很多人都有的疑問。對此美國學者根據年齡因素對性能力的影響規律,總結出一個“性愛頻率公式”——性愛頻率=年齡的首位數×9。即用自己年齡的十位數乘以9,所得乘積的十位數即為一個性愛週期所持續的天數,而個位則為應有的性愛頻率

請看計算示例:這個公式適用於成年人。例如一位34歲的人,他(她)的性愛公式為3×9=27,27是20和7的組合,也就是說適合的性愛頻率為20天內過7次性生活,超過個這頻率就過於頻繁,可能引起身體不適了。當然這個跟外界環境,雙方感情,個人體質都有非常密切的關係不一定完全準確!

就像有些新婚夫婦,在蜜月里幾乎天天作愛,其中新婚之夜,連續交合4-5次,甚至白天也閉門做愛,但也應該適當地加以節制,不宜過度。有人調查,男子性生活的次數一般隨年齡的增長而遞減,在22-25歲期間,每周3次;32-35歲,每周2次;在41-45歲,降到每周1次。

人的身體有調節能力和保護能力,具體的性生活次數並沒有硬性規定,單從生理上來看,無論男女,無論年齡大小,在產生性興奮時,只要不是勉強的,又沒有什麼不舒適的感覺,那麼就可以過性生活,根本就不必去考慮上一次隔了多長時間。男性在每一次愛愛以後,都會在一段或短或長的時間內不再產生性反應。它是對男人的一種自然保護。假如此時勉強自己去投入性生活,就等於是認為地破壞自己的不應期保護,這當然對身體有害。

所以日常就要好好管理自己的身體、作息,好好調整自己的身體健康。一定要堅信:身體素質和性欲需求成正比。當你的身體素質得到全面提高後,你的性欲需求頻率自然會提高。這是必然的!

老人錯誤的鍛煉方式:不強身,反而傷身

很多人認為,鍛煉身體有利於身體健康,能夠保持年輕態,於是試圖開啟「一時鍛煉一時爽,一直鍛煉一直爽」的模式。殊不知,鍛煉的「姿勢」不對,反而會加速衰老。

1.燕兒飛”仰臥起坐

有的老年人會練腰背肌,叫“燕兒飛”。“燕兒飛”是一種不錯的運動,但對老年人不一定適合。

因為老年人關節椎間盤老化,有關節增生,椎管狹窄,過度的伸展會加劇關節的擠壓和碰撞,增加椎弓的硬力,造成骨折,同時讓椎管更狹窄。

另外,仰臥起坐也不適合老年人。仰臥起坐要把雙腿蜷起來練腹肌,力度太大,超過國際勞工安全性群組織對椎間盤限定的150牛的定力,會增加人腰椎部位的負荷,讓老年人椎間盤退變非常嚴重。

大多數中老年人的頸椎、腰椎或多或少的都有一些問題,再加上骨質疏鬆,因此做仰臥起坐很容易給頸椎和腰椎造成不可逆轉的損傷。而且,此運動對頭部的變化較大,對於患有心腦血管疾病的人來說很容易造成血壓升高,發生意外。

2.鍛煉密集

不管是為了減肥還是強健身體,都不宜鍛煉過於密集,否則會增加血液中的皮質醇含量,導致血糖上升,而這些糖類與膠原纖維結合的時候,就會導致皮膚彈性下降,出現皺紋和斑點,從而加快衰老

因此,鍛煉需要適量,至少每周要讓身體休息1天,每次鍛煉的時間也不宜過長,以半小時至一小時為宜,中途需讓身體得到休息。

3.鍛煉姿勢不對

鍛煉的時候,姿勢不正確也會帶來負面影響。如果在鍛煉的時候,鍛煉姿勢錯誤,會導致駝背,而且這種駝背還是永久的,因而看起來比同齡人更老。

所以,為了避免鍛煉時出現不正確的姿勢,最好能夠在專業的教練指導下進行鍛煉,找出身體各個部位偏離的地方,再加以矯正。對於已經出現不良體態的人,可以通過練習瑜伽或普拉提等鍛煉進行矯正。

4.只進行有氧運動

雖然很多人堅持每天鍛煉,但不少人卻只做有氧運動,不過,光是有氧運動是遠遠不夠的,無氧運動才能幫助你在沒有鍛煉的狀態下,繼續燃燒熱量,比如力量訓練,能幫助保持肌肉重量,使人看起來更年輕。

如何把握鍛煉強度?

在鍛煉強度的把控上,需要從以下三點進行評判:

心率:對於健康人來說,最大的心率=208-年齡*0.7,當鍛煉量達到最大心率的60%左右時,身體就會開始大量地消耗脂肪,當達到最大心率的75%以上時,身體不僅會消耗脂肪,還會消耗蛋白質。

因此,最大心率的60%-75%就是有氧運動的最佳心率,控制在這個心率數值範圍,就是最佳的鍛煉強度。

時長:不同的體質鍛煉的時長也不同,一般需要持續鍛煉20分鐘到40分鐘不等的時間,才能達到理想的減脂效果,在保持最佳的心率狀態下,堅持一定的鍛煉時長,方可獲得最理想的鍛煉效果。

年齡:不同年齡的人群適合不同的鍛煉方式,對於青少年而言,他們正處於生長發育的重要階段,肌肉力量也比較弱,應避免過度的突擊鍛煉,最好不要進行長時間的跑步等鍛煉,應以多樣化鍛煉為宜。

中年人鍛煉時應避免用力過猛,譬如在進行球類運動時,不要過於追求勝負,避免意外產生。而對於老年人而言,鍛煉應量力而行,儘可能做些強度比較低的鍛煉,比如散步等。

即使是太極、廣場舞等運動,也有不少姿勢不適合老年人,因此要根據自身情況來進行。

中老年人應注意頻率和強度,有心腦血管疾病患者尤其應有所控制以防鍛鍊過度反而傷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