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燒要捂汗還是散熱?發燒的正確處理方式

小時候發燒了家裡人就說多穿點或是多蓋點,出出汗這樣發燒就好了,但現在又聽別人說發燒不能捂汗要散熱。到底發燒是捂汗好還是散熱好?發燒了要不要蓋被子呢?

一、發燒要捂汗還是散熱

其實在這個時候是不建議捂汗的,要是想讓患者快速降溫可以採取用濕的涼毛巾敷額頭的方法,或是用酒精兌水稀釋後,塗抹在腋下手心、腳心等部位。用酒精塗抹過的地方可以帶走身體的熱量,從而體溫降下讓身體舒服些。如果溫度持續不降的話還應該服用退燒的藥物,防止患者溫度過高,導致抽搐。要是患者是低燒的話就可以用捂汗的方法,讓身體溫度跟環境溫度達到一致。

发烧盖被子捂汗,好得快?很多家长都做错了,正确退烧应该这样做
二、長期不發燒=身體免疫力低?

正常成年人的體溫在37℃左右,因為人類的大腦有體溫調節中樞。因此,無論外界的環境如何變化,產熱和散熱都能保持平衡,處於恒溫狀態。但是,當致熱源產生的時候,人體產熱就會增加,導致散熱不及時,使體溫超過正常的範圍,從而引起發燒。

致熱源可以分為外源性致熱源和內源性致熱源外源性致熱源主要有微生物病原體、炎症滲出物、無菌壞死物和抗原抗體複合物;內源性致熱源主要有白介素、腫瘤壞死因數、干擾素等白細胞致熱源。

發燒時,體溫升高,會殺死大部分有害微生物,同時增加免疫細胞的數量,提高免疫力。所以,發燒是機體的一種自我保護機制

那麼,是不是說明長期不發燒的人,免疫力更低呢?並非如此。

長期不發燒的人,反而說明了免疫系統強大,病毒和細菌在萌芽期就被幹掉了,根本來不及觸發發熱機制。還有一種情況就是長期不發燒的人,平時很注重養生,身體抵抗力很強,所以病毒和細菌侵入的機會就比較少。

发烧盖被子捂汗,好得快?很多家长都做错了,正确退烧应该这样做
三、長期不發燒的人更易患癌?

近日,一項發表在PNAS期刊上的研究結果顯示,發燒可以增強CD8+效應T細胞的線粒體品質和代謝活動,提高線粒體翻譯能力,顯著增強抗腫瘤的能力

這項研究由德國馬克斯•普朗克免疫生物學和表觀遺傳學研究所Erika L. Pearce教授領銜,對於腫瘤的免疫治療來說意義重大

發燒蓋被子捂汗,好得快?很多家長都做錯了,正確退燒應該這樣做

研究人員指出,當機體被感染的時候,體內的CD8+T細胞被啟動,從而轉化為活性效應T細胞。同時,效應T細胞會分泌大量細胞因數和細胞毒性分子,抑制病原體,發揮抗腫瘤的作用

因此,研究人員提出假說:發燒對於CD8+效應T細胞的代謝重程式設計會產生有利影響,改變細胞功能。為了驗證假說,研究人員進行了離體細胞培養實驗

在37℃和39℃的溫度條件下,研究人員分別使用抗CD3/CD28啟動離體培養的CD8+T細胞。結果發現,在39℃的溫度條件下,產生的IFN-γ、表達的葡萄糖代謝相關分子,比在37℃的溫度條件下更多,而且線粒體活性也顯著增強了

接著,研究人員進行了小鼠實驗。通過物理升溫,升高小鼠的體溫,結果顯示小鼠體內TE細胞線粒體品質和葡萄糖代謝相關2-NBDG顯著上調,與離體細胞培養實驗結果一致

總的來說,研究表明:發燒可以優化CD8+效應T細胞的代謝過程,提高抗腫瘤能力。在未來的臨床腫瘤治療中,適當提高患者的體溫,也許可以作為有效的輔助治療的方式。

发烧盖被子捂汗,好得快?很多家长都做错了,正确退烧应该这样做
四、發燒的正確處理方式

1、如果家中有冷氣,需要維持房間的溫度在25到27℃。同時還要保持室內的通風透氣。如果四肢以及手腳溫熱,並且有全身出汗的現象,這就表示要散熱,可以少穿一點衣服。

2、用溫毛巾將全身上下搓揉一遍,這樣可以使血管擴張加快散熱,水汽在體表蒸發時也會帶走一些熱量。所以這也是一種很好的降溫方法。除了這種降溫方法外,還可以選用其他的降溫方法,例如用酒精擦洗身體。這也是一種非常好的降溫方法。

3、如果發燒比較高的話,可以多喝水來進行發汗,同時也可以防止脫水現象,水可以調節溫度,所以不充一些水分可以使身體的溫度下降。如果溫度超過38°5℃這時就需要用退燒藥或者是栓劑,來説明身體退燒,如果溫度燒的高,就容易導致腦部出現問題,所以一定要注意溫度變化。

發燒是人體的正常現象。所以這種小的疾病在平時多注意就可以避免,同時在發燒時也能夠增強自身抵抗力,所以不要太過擔心。

一場秋雨一場寒,秋季怎樣預防婦科病?

秋意漸濃,真正到達一場秋雨一場寒的階段。但仍然一些愛美的女性穿涼鞋和露肚臍裝,這樣會受到寒氣入侵體內,影響子宮健康,從而導致月經不調或閉經。另外,秋季白晝溫差大且多雨季節,腹部著涼易引起子宮和下腹部血液迴圈異常,從而導致月經提前或推遲,甚至會因為子宮肌痙攣和組織缺血而誘發痛經。

秋天雖然不像夏天一樣炎熱潮濕,但氣候反復無常,早晚溫差特別大,很容易導致人的免疫力降低,內分泌紊亂,從而生生病,秋天患婦科病的人同樣很多,婦科病輕者會影響正常的生活和工作,重者則可能影響生育功能。

1.盆腔炎

警惕小炎症惹来大麻烦,秋季要防3种妇科病
盆腔炎也是秋季的常見的婦科炎症之一。尤其是“十一”小長假臨近,部分女性選擇出遊,但是由於衛生條件缺乏,或者在旅途中疏於防範,再加上過度勞累,使得自身免疫力下降,導致婦科炎症趁虛而入。而選擇宅在家裡的女性若是整日窩在沙發裡或者久坐不動,就容易導致下半身血液迴圈不暢,不利於盆腔健康。

2.陰道炎

悶熱潮濕的天氣是陰道的最愛,因此陰道炎多發於夏季。但仍要注意,雖已入秋,陰道炎也不見得會跟著天氣“降溫”,尤其是引起陰道炎的各種細菌(尤其是念珠菌)、病毒、衣原體等在秋天活動已久很活躍。尤其是當女性的陰部長期透氣不良,頻繁沖洗的情況下,細菌更容易“長驅直入”。

專家提醒,女性平時應保持陰部的清潔乾燥,每天堅持清洗陰部,但要注意,除非患有婦科炎症,否則不要隨意使用陰道洗液,用清水清洗即可。此外,穿著方面儘量選擇寬鬆舒適的全棉內褲,避免穿不透氣、緊繃的褲子。

3.宮頸炎

警惕小炎症惹来大麻烦,秋季要防3种妇科病
宮頸是阻止病原微生物進入子宮、輸卵管以及卵巢的一道防線,守住它也就意味著守住了生殖系統的門把。據瞭解,宮頸炎的發生通常與性生活習慣不良有關。分娩、流產及宮腔手術損傷或上行感染也可導致宮頸炎,通常表現為分泌物增多、發黃、惡臭、腰骶疼痛等;還有相當一部分患者早期可能沒有症狀或不明顯,因此定期的婦科檢查是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的關鍵。

秋季怎樣預防婦科病?

1、多喝水

乾燥的天氣,身體流失水分的速度很快,為了維持身體水鹽的代謝,就應該多喝水,確保身體內有足夠的水分滋養。所以說,在平日裡不能忘記喝水,最好是隨身帶好水杯,並且喝完了水就及時接滿水,而不是看到水杯沒水了就不喝了。多喝水才能使得身體機能正常運轉,各大器官才能及時獲得養分,發揮自身的功能,讓身體保持健康,對抗疾病的能力才會增強。

2、注意休息

現在許多女人每天都忙碌著,不是為了工作,就是為了玩樂。比如說加班到深夜,比如說吃喝到淩晨等等。每次夜晚回到家的時候,早就已經超過零點了,再洗個澡、吹個頭、洗個衣服,估計得忙到兩點多才能上床休息。而第二天又要7點多爬起來洗漱,然後上班。這樣一來,每天的休息時間不到5個小時,這樣少的睡眠,身體根本就沒有休息夠。

3、講衛生

不講衛生、邋遢的女人,往往更容易染上婦科病。尤其是外陰炎的誘發,就和女人們不及時更換內褲、不清洗外陰等邋遢的衛生習慣有很大的關係。因為外陰皮膚很薄,而且很容易過敏,每天又要和白帶、尿液等混合物接觸,這些東西附著在外陰皮膚上面的時候,就會慢慢侵蝕,一旦細菌長出來了,皮膚很快就會被細菌佔領,過敏的問題也就隨之而來。最終就會出現瘙癢、臭味,這往往就是染上炎症的徵兆。

冷光美牙儀是什麼東西?生活中如何預防牙齒黃

牙齒黃一般情況下,主要原因有兩個:「外源性著色」和「內源性著色」。

「外源性著色」就是平時我們喝茶、咖啡、可樂等飲料,或者吃一些容易讓牙齒著色食物,色素附著在牙齒表面,引起牙齒變色。簡單點說就是,你自己吃黃了。相對應的,

「內源性著色」是由於牙齒先天就比較黃,或者受藥物以及其他因素的影響,讓牙齒內部結構顏色變了,比如「四環素牙」和「氟斑牙」。簡單來說:你自己長黃了。

除去先天性的問題,多數牙齒變黃是一個不知不覺的過程,平時沒注意,某天張嘴照個鏡子突然發現:woc,我怎麼口若黃河了!

自從發現自己口若懸河,見人都不敢露齒笑了!牙齒黃怎麼改善啊?

直到那天,一個賣冷光美牙儀的找上了我……

一、冷光美牙儀是什麼?

儘管一開始有所顧慮,但當我打開她的朋友圈,那一周產品使用圖中裡的 before & after 和那閃閃發光的大白牙還是讓我卸下了防備,看著網紅博主們戴著它拍下的360度無死角回饋照,我按捺不住了

美牙仪用时一时爽,牙龈萎缩火葬场

最終,給她轉帳購買把冷光美牙儀拿下。從作用原理上來說,購買這款冷光美牙儀似乎和醫院的儀器上並無明顯的區別,我只需將主要成分是過氧化氫的美白劑塗抹在牙齒上,再戴上冷光美牙儀,在美白儀器發出的藍光照射下,過氧化物就能與牙齒表面及深層的色素快速產生氧化還原反應,牙齒就能夠達到美白的效果。

含著發出幽暗藍光的美牙儀,我不禁暗暗竊喜:“我的陳釀黃牙看來是有救了!”

美牙仪用时一时爽,牙龈萎缩火葬场

二、入了美牙儀的坑,才發現是真的坑!

可令我沒想到的是,在按照說明兢兢業業地使用了一個月後,不僅是我的黃牙依舊頑固不靈,現實更是給了我當頭一棒——我因為牙齒酸痛難忍找上了醫生,才知道自己因使用美牙儀患上了永遠不可治癒的牙齦萎縮。

在醫生的科普下,我這才反應過來,這網購的冷光美牙儀不能美牙,只可能“沒牙”……

1 產品品質隱患

自購的美牙儀美白劑的成分和濃度就得不到保證。

2 通用的牙托不適用

美牙儀的牙托大小、形狀是固定的,但每個人的牙弓形態是不同的。牙托大了或小了,無法和牙齒完全貼合就會出現美白劑滲出的情況。

3 沒有保護措施

美牙仪用时一时爽,牙龈萎缩火葬场

“我們醫院在進行規範的冷光美牙操作時,會先用開口器將嘴巴撐開,讓牙面隔離唾液,避免口水帶著美白劑沾到牙齦上。再將口腔黏膜保護起來,在牙齦上塗抹保護劑,避免造成傷害。”醫生告訴我:“而你在家自己用美牙儀操作,美白劑一定會沾到牙齦上。即便美白劑中過氧化氫濃度較低(< 6%),仍然會造成傷害。”

研究表明,過氧化氫進入到人體中,對人體的危害極大,它會損害人體細胞、加速人體的衰老、引發癌症等。[1]因此即便牙齦十分健康,接觸到主要成分為過氧化氫的美白劑後就會造成損傷。輕則引起牙齒敏感、牙齦刺激、牙頸部和牙根外吸收等不良反應;重則出現牙齦萎縮,引發各種口腔炎症

 

美牙仪用时一时爽,牙龈萎缩火葬场

三、花錢受罪追求的“白”,其實是個偽命題

知道了我的“牙黃苦惱”後,醫生告訴我:其實每個人的牙齒表面都覆蓋著一層牙釉質,呈透明或半透明狀態,牙釉質之下是淡黃色的牙本質,因此正常人的牙齒就是淡黃色而不是白色。

而大家對“牙黃就是不愛衛生”的刻板印象以及“白牙崇拜”之下,一口潔白整齊的牙齒帶來的個人魅力提升,仍不斷誘惑著人們在追求白牙的道路上越來越固執。

雖然無需把牙齒美白的欲望視作洪水猛獸,但在此之前,慎重權衡一下其中的利弊卻很有必要。可千萬別像我一樣,妄想冷光美白找自信,最後卻落得疼痛難忍“白”受罪!

四、日常生活中如何預防牙齒黃

牙齒黃真的很影響個人形象,很多人都對如何預防牙齒黃有著這樣那樣的疑問。其實,牙齒黃是可以預防的。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多吃維c類護齒食物

如果缺少維生素C,就可能出現牙周病,所以每天必須吃富含維生素C的護齒食物。蔬菜、橘子、檸檬都含有多種微量元素和豐富的維生素C,是不容忽視的護齒食物,必要時還可以服維生素C片劑補充。

2、溫水刷牙

刷牙前用35℃左右的溫水浸泡擠上牙膏的刷頭1-3分鐘。這樣可以使刷毛變得柔軟而有彈性減少刷毛對牙體的摩擦損耗及對牙齦的刺激損傷。

3、每月一款牙膏

一款牙膏不要長期使用,品牌、種類可以月月換。而且牙膏使用時間越久,接觸細菌的機會就更高,所以買牙膏適合選一個月用量的。

4、半年洗一次牙

煙酒腐蝕牙齒,在牙齒表面沉積大量的牙菌斑、黑色素和牙石。口腔專家發現,男人因為煙酒和飲食不當,更容易出現牙周病,建議視牙石增長的速度,每半年到一年洗牙一次。平時也要監測牙齒情況,有問題早發現。

胃越撐越大,越餓越小”是真的嗎?想要保護胃,請牢記這些

俗話說“十胃九病”,胃作為人體重要的消化器官,是非常容易得病的。

可胃的健康常常被我們認為是每個人的通病而忽視,即使出現問題也不知道如何調養,很多人因此成為胃病“接班人”。

殊不知,胃是我們人體第一個接觸外界的消化系統,因此一旦出現某種狀況,那麼胃是第一個受到影響的。

同時胃也是人體能量和營養的第一站,第一站沒有把控好,那麼身體的其他臟器也會相應的出現問題。

“胃越撐越大,越餓越小”,是科學還是謠言?

醫師表示:假的!我們的胃不是皮球,不會充氣了就越撐越大,也不會洩氣了就越縮越小。

常犯这5种错误,等于把胃放在刀刃上,很危险

但是,生活中確實會出現奇怪的情況:胡吃海喝之後好像更餓了,幾天沒好好吃飯,再吃好吃的也吃不下多少,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我們的胃確實可以伸縮自如,胃是由肌肉構成的,胃壁最內層的各種胃腺體細胞,具有分泌胃酸、蛋白酶原和胃腸激素的作用。

胃壁的收縮功能主要是由胃壁裡的幾層平滑肌之間存在的肌間神經叢控制。當胃空虛時,容量約為50ml;當胃充盈時,容量約為2L

進食的時候,胃的容積會變大,胃內的腺體分泌會增加,蠕動速度變快,目的是消化食物,讓食物進一步進入腸道內消化。

當食物排空之後,胃就會恢復原來的樣子,收縮不再強烈,而是保持輕微的收縮狀態。所以,無論是肚子餓還是吃飽了,胃的容量都是不變的,不存在擴大或縮小的問題。

那麼,為什麼有人會越吃越多,有人在節食後食量下降呢?

醫師解釋道,胃的容量大小並不能只看吃的東西多少,還要看胃腸道、飽食和饑餓中樞,以及大腦皮質之間的神經調節。我們每天吃多少食物,是由飽食中樞和饑餓中樞決定的。

常犯这5种错误,等于把胃放在刀刃上,很危险

饑餓的時候,攝食中樞就會接收到進食指令,飽食中樞就會接收到抑制指令,然後開始進食。攝入一定量的食物之後,胃腸道容量增加,就會把向攝食中樞和飽食中樞發出“吃飽”的信號,進食停止。

如果經常過量攝入食物,飽食中樞就會發生錯亂,導致工作失誤,越吃越多,停不下來。同樣地,如果長時間控制飲食,限制食物的攝入,饑餓中樞也會出錯,導致胃口變小,食欲下降。

無論是哪種情況,長期以往,都會造成腸胃功能紊亂,引發胃腸疾病。

暴食和節食,同樣很傷胃

現代人生活壓力大,有的人暴飲暴食,發現自己長胖了之後就控制飲食,過度節食,認為胃可以自動伸縮,對健康沒什麼影響,其實並非如此。

暴食和節食,都對胃部健康傷害很大。暴食增加腸胃負擔,降低胃的排空功能,導致頻繁腹脹,影響消化功能,增加慢性胃炎的風險

缺乏食物的刺激,胃酸就會分泌不足,同樣影響食物的消化,而且黏膜腺體無法正常發揮作用,時間一長就會萎縮。由於沒有食物可以消化,膽汁也會在膽囊內蓄積,增加水分的吸收,導致膽結石的發生

所以,我們應該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避免暴飲暴食,也不要過度節食,以免損傷胃部健康。

常犯这5种错误,等于把胃放在刀刃上,很危险

想要保護胃,請牢記這些

1.吃飯不要吃太飽

切忌暴飲暴食,吃飯的時候,遲到七八分飽,有飽腹感即可。吃完飯一定要及時離開餐桌,否則會忍不住再次進食,越吃越多。如果消化吸收能力本身就不好,可以少吃多餐,避免一餐吃太多。

2.吃飯不要吃太快

時間再趕也不要狼吞虎嚥,否則不僅容易嗆到,還會增加腸胃的負擔,使食物中的營養成分無法完全被吸收,蛋白質和礦物分解不完全,造成脂肪和葡萄糖吸收過量,容易肥胖。

3.吃飯不要吃太少

也就是不要過分節食,過分節食,會導致新陳代謝過慢、內分泌失調、營養不良、抵抗力下降、衰老速度變快,使人經常疲憊、虛弱、易怒,而且容易生病。

4.不要饑一頓飽一頓

飲食不規律,饑一頓飽一頓,會對胃粘膜造成比較大的刺激,還會擾亂消化功能,造成胃酸、胃潰瘍等各種腸胃疾病。

5.晚飯不要吃太晚

餐後人體血液中的血糖、脂肪含量會升高,如果晚飯吃太晚,就會導致熱量過剩,脂肪囤積,容易發胖,還會增加腸胃負擔,降低睡眠品質

除了晚飯不要吃太晚,早飯、午飯等也要固定在一個時間,養成規律用餐的習慣。

常犯这5种错误,等于把胃放在刀刃上,很危险
6.避免吸煙,喝酒

眾所周知,抽煙傷肺,但抽煙也傷胃。

煙霧會隨著消化道進入胃,直接刺激胃黏膜,引起胃黏膜血管收縮、痙攣、缺血、缺氧。尼古丁可鬆弛食管胃交接處的賁門括約肌、胃出口處幽門括約肌,易使胃酸反流入食管,損傷食管黏膜;使膽汁反流入胃,損傷胃黏膜。吸煙會促進胃酸分泌,加重胃黏膜損傷。煙霧中的多種致癌物可誘發胃癌。

吸煙還會影響胃黏膜保護因數前列腺素的合成,從而削弱胃黏膜保護屏障。

吸煙者比不吸煙者更容易發生消化性潰瘍,發病率增高2~4倍,而且難治癒,治療時間會更長,更容易復發。

酒精可直接破壞胃黏膜屏障,引起胃黏膜充血、水腫、糜爛,甚至出血。

酒精含量在20度以上,每小時飲用超過100ml,就可對胃黏膜造成瘋狂「攻擊」,嚴重者可胃出血、胃穿孔。

當然,即使20度以下的低度酒,大量飲用也明顯損害胃黏膜。

紅酒、啤酒是低度酒,但易刺激胃酸分泌過多,經常飲用對胃不利,尤其本身有胃病者傷害更嚴重,可誘發、加重胃病。

月經不調喝什麼茶, 調理月經茶飲推薦

月經不調在女性當中很常見,月經提前,推後,或是經血量過多過少,有血塊等,這些都屬於月經不調的常見表現,當女性有月經不調現象時,當然要及時調理,其中有一些茶飲就能起到調理月經的作用.

茶對於女人來說,不僅僅是一種飲品,也是一種調理女人身體的健康的食材,喝茶對女性來說,更是有利於女性的身體健康狀況的,尤其是有些女性會出現月經不調的狀況,那麼,那麼月經不調喝什麼茶好呢?下面來給大家介紹幾款不錯的茶飲。

1、玫瑰花茶,這是生活中很常見的一種茶飲的類型,玫瑰花茶可以起到疏肝理氣,活血散瘀以及美容養顏的作用和效果,對於月經量過少的女性來講是非常適合的,月經量過少的情況是很常見的一種月經不調的症狀表現,在平時生活中可以適當的購買些已經曬乾的玫瑰花,每天的時候使用熱水對玫瑰花進行直接沖泡飲用,同時還可以加入適量的紅棗和枸杞,可以起到滋陰補氣的作用.

2、四炭止血茶,主要是使用了棕櫚炭,烏梅炭,乾薑碳以及地榆炭四種炭炮製成的一種茶飲,而這四種炭都是可以起到止血解毒以及凝血作用的,對於月經量非常多的患者來講是非常適合的,還有崩漏的患者也是非常適合的。

3、當歸茶,這是非常好的一種補氣血的中藥,產後的瘀血,閉經以及痛經等婦科病都是可以使用當歸的,不但可以通經活絡,還可以補血活血,對於女性來講是非常好的,並且對於月經的調理效果也是非常好的。

4、百合地黃茶,百合、生地黃、紅糖,各適量,先把百合、生地都洗淨,浸泡後一起入鍋中,加適量的清水煎煮十五分鐘後取汁棄渣,加適量的紅糖調服即可,有補血活血、清心養神、養陰潤肺作用,可調理月經不調、虛煩驚悸、失眠多夢等症。

5、大棗益母茶,大棗20個,益母草30克,紅糖10克,蜂蜜20克。將大棗洗淨之後去核備用。將益母草與大棗一起加水400毫升左右放入鍋中煮沸之後再用小火煮10分鐘,將茶液取出來拌入紅糖和蜂蜜即可飲用。具有很好的溫經養血,祛瘀止痛的功效,特別是對於月經不調、腰酸背痛、經血暗紅夾雜血塊等等有很好的療效。

飯後走一走,活到九十九,經常走路鍛鍊有什麼好處

俗話說,飯後走一走,活到九十九。在中醫傳統醫學裡,走路還被稱為“百煉之祖”。雖然已有無數研究證明,規律運動有助於預防心臟病、中風、糖尿病、乳腺癌和結腸癌等非傳染性疾病,而且可預防高血壓,超重和肥胖,改善心理健康,提高生活品質獲得幸福感。

有研究顯示,每天客觀監測的步數有利於控制健康風險因素,並有助於預防發病率和死亡率。近日,美國心臟協會(AHA)表示,無論是什麼形式的行走運動,只要走到一定的步數,就能降低全因死亡率。

不要速度,只要步数!JAMA:每天走得多,可以降低死亡率你知道世界上最能走的民族是哪個民族嗎?《自然》雜誌對全球111個地區超過70萬人每天的步數進行了統計,結果發現:中國人平均步行數遠超世界水準!

據統計,中國香港每人每天走路6880步,中國大陸每人每天走路6189步,分別位居榜單的第一名和第二名。位於榜單最後一名的印尼,每人每天走路僅僅3513步。

中國人為什麼這麼愛走路?也許是潛意識當中認為走路又能減肥又有益健康吧!

近日,發表在《美國醫學會雜誌(JAMA)》上的一項研究顯示,每天走更多的步數與全因死亡率下降顯著相關。

不要速度,只要步数!JAMA:每天走得多,可以降低死亡率

研究人員對美國國家健康和營養調查資料中2003-2006年具有代表性的成年人樣本資料進行了分析。分析顯示,在6355名年齡在40歲以上的成年參與者中,有4840人有有效的加速度計數據,其中54%為女性,46%為男性。在佩戴加速計的人群中,比例較高的是BMI指數在30以上的人群,以及飲酒量較大的人群。年紀較輕的人群,受教育程度更高,採取的健身措施更多,BMI指數也更低,同時發生慢性病的風險也比較低。

參與者平均每天走9124步,其中91%的參與者加速計平均佩戴5.7天,每天平均佩戴14.4小時。94%的參與者每天至少佩戴10小時,一周至少佩戴3天。此外,有14%的參與者只具有估算的步數資料。截止到2015年12月,隨訪時間為平均10.1年,參與者中共有1165人死亡,其中死於心血管疾病的有406人,死於癌症的有283人。

分析結果顯示,每日步數和全因死亡率密切相關:

每天步數在4000步以下的參與者共有655名,死亡人數419名,每年全因死亡率為76.7‰。

每天步數在4000-7999步的參與者共有1727名,死亡人數488名,每年全因死亡率為21.4‰。

每天步數在8000-11999步的參與者共有1539名,死亡人數176名,每年全因死亡率為6.9‰。

每天步數在12000步以上的參與者共有919名,死亡人數82名,每年全因死亡率為4.8‰。

不要速度,只要步数!JAMA:每天走得多,可以降低死亡率只要開始走路,身體就會發生積極變化

保護心血管

走路可以保護心血管,降低心血管疾病的發病率。研究發現,在65歲以上的老年人中,每週走路時間在4小時以上的老年人,與每週走路時間在1小時以下的老年人相比,發生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減少69%,病死風險減少73%。

降低血糖

走路可以降低血糖,預防糖尿病。當血糖升高的時候,胰島素會自動調節血糖的水準,走路則可以提高胰島素的敏感性,同時還可以減少糖尿病併發症的發生風險。

預防老年癡呆

走路的時候,大腦需要更多的氧氣,有利益提升心肺功能,促進血液迴圈,鍛煉大腦,讓大腦更加靈活,預防老年癡呆症的發生。

強化心肌功能

走路可以提高心肌的運動耐力,增加心臟的輸出量,增強心臟的收縮能力,達到強化心肌功能的目的。

增強免疫力

走路可以改善內分泌,調節激素水準,增強免疫力,在防癌、抗癌等方面功效突出。

不要速度,只要步数!JAMA:每天走得多,可以降低死亡率

為了保證養生效果,走路還要注意這幾點

除了步數,為了達到養生的目的,走路的時候還要注意這幾點:

姿勢

我們走路應該抬頭挺胸,目要平視,軀幹自然伸直;收腹,身體重心稍向前移;上肢與下肢配合協調,步伐適中,不必太緊繃但也不能太放鬆。

步速

快步是不錯的鍛煉方式其中頻率應保持每次40分鐘-60分鐘,大概每秒走兩步。快走時,心率應維持在每分鐘120次~140次,以身體微微出汗為宜。

時間

對上班族而言,晚上是走路鍛煉的最佳時間,飯後半小時至睡前兩小時範圍內都是理想的時間。而對老人而言,下午4點也是不錯的時間,這時關節靈活,體力、肢體反應和適應能力最好,心跳和血壓也較平穩。

地點

走路鍛煉應選擇道路平坦和空氣清新的地方,公路邊不適合快走,車流量大,空氣品質差,且柏油路面太堅硬,對膝蓋和腳踝衝擊力較大,相比而言,鬆軟的土路和塑膠操場更適合

直系親人輸血更易導致併發症,輸血過程有什麼注意事項

人的血液占體重7-8%,每公斤體重約有70-80ml,如50kg體重的人約有4000ml左右,大部分血液在血管內迴圈流動,小部分血液貯存在肝臟及脾臟內,通常情況下體內的血容量保持動態平衡。若少量失血體內能立即補充。因為健康成人能耐受高達25%全血量丟失,因此外科病人失血1升一般不需要輸血。出血量少於迴圈量的20%,一般可輸用晶體鹽溶液,出血量為血液迴圈量20-40%時,可輸濃縮紅細胞和晶體鹽溶液,膠體溶液,出血量大於迴圈量40%時,可輸新鮮冰凍血漿和濃縮的紅細胞。

亲属间不能输血,你可能被影视剧骗了

哪些情況需要輸血?

輸血,當然是在失血的情況下才需要。在以前,輸血一直是遵循“出多少血補多少血”的原則。但是,現在已經提倡“缺什麼血補什麼血”了。

臨床上評估失血量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1. 休克指數計算法,公式為用相對基礎血壓(BP)÷心率(HR),正常值在0.5-0.7之間

2. 測定血紅蛋白(Hb)或紅細胞壓積(Hct)法,公式為:估計失血量(ml)=(術前或估算Hct-實測Hct)/術前或估算Hct×體重(kg)×7%×1000

3. 稱重法,公式為:估計失血量(ml)=[浸血紗布重量(g)-幹紗布重量(g)]×1ml/g-所用生理鹽水量(ml)

4. 吸引液Hb測定法,公式為:吸引液失血量(ml)=吸引液總量(ml)×吸引液Hb含量(g/L)/術前Hb含量(g/L)

亲属间不能输血,你可能被影视剧骗了

自己可以輸自己的血嗎?

輸血不光是輸他人的血,還可以輸自己的血。因此,輸血可以分為自身輸血和異體輸血兩種。

自體輸血分為貯存式、稀釋式、回收式三種,是指採集患者自身的血液或者血液成分,也可以回收手術野或創傷區無污染的血液,進行處理之後,再回輸給患者。

自體輸血具有一定的優勢,可以避免異體輸血的感染風險,還可以避免因輸注異體血液導致的急性肺損傷、感染性休克、高血鉀症等一系列輸血反應,更不需要交叉配血,一定程度上緩解了血液供應緊張的問題。此外,對於一些特殊人群來說,比如稀有血型患者、宗教信仰者等提供了便利。如果患者大量出血,通過自體輸血還可以節省輸血的開始,降低醫療費用。

異體輸血,就是輸注他人的血液。與自體輸血相比,異體輸血的風險比較大。一方面是血源的安全性問題,可能會帶來潛在的輸血相關的感染。另一方面是對於人體自身來說,別人的血液是異物,進入體內之後可能會抑制自身的免疫機制。此外,異體輸血還有可能引發許多併發症,比如腎損傷。所以,為了降低風險,如果沒有必要,一般都不建議進行異體輸血。

直系親屬輸血更易導致併發症

醫生指出,親屬間輸血也屬於異體輸血,從本質上來說,異體輸血是一種移植,會引起機體免疫應答,損害患者的免疫系統,從而導致免疫性輸血反應。由於直系親屬之間有一部分遺傳基因是相似的,所以當異體輸血的時候,供血者血液中的淋巴細胞會在受血者的體內植活、分裂和增殖,然後攻擊受血者的免疫系統,產生排斥反應,臨床上也稱為輸血相關移植物抗宿主病(TA-GVHD)。

臨床上,輸血相關移植物抗宿主病(TA-GVHD)的發病率並不高,在0.01%-0.1%左右。但是如果是直系親屬之間輸血,發病率會增加10-20倍。尤其是第二代血親供者,發生輸血相關移植物抗宿主病(TA-GVHD)的危險性比第一代血親供者更大。

亲属间不能输血,你可能被影视剧骗了

輸血過程有什麼注意事項

1、應該多觀察

雖然說在輸血之前,醫護人員都會事先的瞭解患者的血型,然後再給患者輸入適合的血型,但是仍然可能在輸血的過程當中出現不良反應,所以要多多的觀察,一旦發現患者在輸血的時候出現異常的話,要立即停止輸血,並且由專業的醫生進行診治。還要注意靜脈穿刺的部位,有沒有滲血以及血腫這樣的不良反應。

2、保留空血袋

其實輸血看似是現在比較常見的一種醫學手段,但其實也是比較危險的,所以在輸血結束以後,空血袋也應該在常溫下麵保存24個小時。這樣在出現輸血反應以後,可以更好的進行處理。

3、不可隨意在血液裡面添加其他藥物

輸血與輸液其實也有著很多不同之處,比如說,患者在輸液的時候,可能會同時在輸的液裡面加入藥物,這樣的話,可以更好地消化吸收藥物,對於身體的康復有著很重要的作用,但是在輸血的時候卻不能夠在血液當中添加其他的藥物,避免血液凝固或者溶解。

痛經是婦科常見疾病,藏紅花可不可以治療痛經

痛經是婦科常見的症狀,痛經時會出現下腹部疼痛、墜脹,伴有腰酸或其他不適。中醫認為,通則不痛,痛則不通,體內氣血瘀滯、經血不能順暢排出就會造成痛經。

痛經可以喝藏紅花

藏紅花輔助治療痛經主要表現在活血化瘀、解決體內氣血瘀滯、促進經血排出等方面。藏紅花活血化瘀、補血、養血、理血、行血,對女性能養能導起到雙向調節的作用,藏紅花可用於月經不調、經閉、痛經、產後瘀血腹痛等。日常使用藏紅花泡茶喝,可以預防痛經。痛經時馬上使用藏紅花泡水喝,有時候能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深受痛經折磨的女性,可以使用藏紅花,一般堅持使用1到2個月就會對痛經有些改善,長期堅持使用效果更好。但單獨使用藏紅花的話,所達到的效果可能會比較差一些,可以與益母草,當歸以及雞血藤等其他藥物進行配伍使用效果更好.

注意:如果一個人的痛經非常的嚴重,那麼喝藏紅花就沒有什麼效果了,因為引發痛經的原因是非常複雜的,所以如果痛經很嚴重的話,大家最好是去當地的醫院做個檢查,然後再接受相應的治療,千萬不要自己亂吃東西,那樣的話可能會導致患者的病情變得更加嚴重。

以上就是關於喝藏紅花可以治療痛經嗎的介紹了,希望能夠對大家有所幫助,喝藏紅花的效果其實和喝紅糖水一樣,只有緩解作用,並且也只是能夠緩解患者的輕度痛經症狀,對於那些痛經很嚴重的患者來說,喝藏紅花對於治療痛經是沒有什麼效果的,這個時候患者最好是去醫院接受治療,因為痛經的發病原因是非常複雜的。

熬夜可能導致肝癌,不得不熬夜時怎樣把傷害降到最低

現在,很多人已經將入睡時間推遲到晚上11時以後,上網、看電視劇、打遊戲、都成了人們晚睡的理由。

缺覺、睡多了,其實對身體都不好。“睡眠時間VS死亡危險率”的函數圖顯示,睡眠時間在6.5小時-7.5小時之間,死亡率最低,少於6.5小時或者高於7.5小時之後,死亡危險率都大大增高,尤其是睡眠時間超過9.5小時或少於4.5小時,死亡危險率直接翻倍。

其實我們晚上睡覺是充電,白天是放電,如果晚上只充了50%的電,白天還要釋放100%,那50%從哪兒來?就得從五臟借。有一句話叫“晚上不睡叫耗傷陽氣,早上不起叫封殺陽氣”。幾萬年的人類活動造成人對宇宙日夜交替的規律很敏感,人體內有個生物鐘,使人們遵循自然界的規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現代醫學也認為,晚上11時到第二天早上6時這段時間,是睡眠的“黃金7小時”。

熬夜的危害大部分人都知道——禿頭、猝死、睡眠不足、皮膚變差等等,數都數不過來。

不過大家知道嗎?熬夜可能還會導致肝癌

25歲的小芳是一名程式師,平時不抽菸喝酒,如今在一家知名的IT公司任職3年了。由於工作的原因,小芳經常要通宵熬夜,不過好在薪酬待遇不錯。

今年6月,在公司安排的一次體檢當中,小芳檢查出肝右前葉有腫塊

為了弄清具體是什麼情況,小芳再次到醫院做腹部增強CT和三維重建檢查進行複查,結果顯示:腫塊直徑5釐米,有乒乓球那麼大,初步確診為肝癌和肝硬化

原來小芳10年前就被檢查出有乙肝,一直沒有治療,但每年都會複查一次,想不到距離上一次複查還沒有一年的時間,肝臟就悄悄長了腫瘤。

肝癌一发现就是晚期?那是因为这6个早期症状,都被你忽视了
一、熬夜竟成肝癌“催化劑”

針對小芳的這個情況,醫生表示:小芳之所以會患上肝癌,其實與長期患有慢性乙肝有一定的關係,並且由於工作需要,最近半年頻繁熬夜,這種極為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無疑是慢性乙肝發展成肝癌的催化劑!其實生活中像小芳這樣把慢性乙肝熬成肝癌的人不在少數。

二、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患上肝癌

醫生說抽菸、熬夜與喝酒,都是導致肝癌越來越常見的原因。

吸菸會削弱人體的免疫力,繼而讓各種疾病或癌症有可乘之機,是口腔癌、肺癌、鼻咽癌與肝癌等癌症的誘因。

喝酒最容易誘發肝硬化問題,肝硬化也容易進一步發展成肝癌,特別是某些乙肝或丙肝患者,長期喝酒就會刺激機體並加速肝硬化乃至肝癌的進程。

肝癌一发现就是晚期?那是因为这6个早期症状,都被你忽视了
關於熬夜這一點,醫生特別指出長期熬夜必然會導致機體的免疫力下降,很容易導致細胞病變。特別是過了夜間十二點不睡覺就會妨礙肝細胞的修復,損傷肝臟並增加肝癌患病。

醫生表示,近幾年熬夜已經超過酒精,並逐漸成為肝癌另一關鍵誘因

另外,2016年一項發佈在《癌細胞》上的研究發現,將試驗小鼠暴露於不規律的晝夜週期兩年後,這個實驗小鼠的體重增加並檢測出脂肪肝問題。而在某些情況下,脂肪肝會進一步發展成慢性炎症,最終變成肝癌。

對此還有一項資料大家需要高度重視:80%的肝癌由肝硬化發展而來,而脂肪肝又是肝硬化的首要原因

因此,熬夜對肝的影響非常大,尤其對於年輕人來說,不能仗著年輕,便隨意“揮霍”,不顧肝臟的健康。

肝癌一发现就是晚期?那是因为这6个早期症状,都被你忽视了
三、肝癌是沉默殺手,出現信號需警惕

很多人確認肝癌時多是癌症晚期階段,此時錯過了最好的治療時機,也只能痛哭:為何我不早點發現肝癌呢?

肝癌作為沉默的殺手,其實在早期也有症狀表現,我們應該學會判別並及時處理,肝癌的早發現早治療是極為重要的!

1、肝區疼痛

肝癌患者普遍有肝區疼痛的表現,主要是在右肋以及劍突下部位,呼吸時疼痛感也會加重。大部分肝癌患者在初期會感覺上腹部不適,並且因為疼痛感時輕時重,或短期內可以緩解而未引起重視,殊不知這種肝區疼痛可能是肝癌的訊號。

2、胃部不適

一般人體出現胃部不適症狀時,很容易被當做一般消化道疾病治療,部分患者也會自行購買胃藥治療,不過需留意或許是肝癌的早期表現。比如早期肝癌起病隱匿,患者會有噁心、腹痛、食欲不振等消化道症狀,很容易與胃病混淆,建議及時諮詢醫生詳細檢查一下比較好。

3、其他症狀

肝癌還會引發其他不適症狀,比如乏力、日漸消瘦,又或者會有牙齦出血、鼻子發熱等症狀,對於肝癌高發人群,更應該引起重視並儘早檢查,排查病因!

肝癌一发现就是晚期?那是因为这6个早期症状,都被你忽视了
四、遠離肝癌就一招:防!

大部分肝癌患者確診已是中晚期階段,並且存在多種隱性致病因素,而且肝癌五年生存率很低,只有12%,要知道目前整體癌症的五年生存率都有40.5%了。

所以對付肝癌最重要的就是防,尤其是六類肝癌高發人群更應該提高肝癌防範意識!

  • 感染乙肝或丙肝患者
  • 長期酗酒人群
  • 患有非酒精脂肪性肝炎的患者
  • 食用了被黃麴黴素污染的食物的人群
  • 各種原因引起的肝硬化患者
  • 有肝癌家族史的人群

肝癌一发现就是晚期?那是因为这6个早期症状,都被你忽视了
五、在不得不熬夜時,怎樣把對身體的損害降到最低

1、晚睡但按時進餐。

喜歡熬夜的人飲食常常不規律,不能按時用餐,導致消化功能出問題。

2、晚睡不“晚洗”。

皮膚的作息時間是在22時—23時進入晚間保養狀態。“晚睡族”在這段時間裡要進行一次皮膚清潔和保養。熬夜之後,最好的保護措施自然是“把失去的睡眠補回來”。如果做不到,午間10分鐘小睡也是十分有用的。

3、喝足夠多的白開水。

熬夜身體會很缺水,熬夜過程中要注意補水,可以喝枸杞大棗茶或菊花茶,既補身體又有去火功效。

4、宵夜營養好消化。

宵夜要以能被快速分解為葡萄糖的糖類食物為主,輔之以含蛋白質、維C豐富的麵條、雞蛋、菜花、苦瓜、酸棗、山楂等食物。常熬夜時,白天也同樣要加強營養,儘量多攝取一些魚肉、蛋類等有營養的食物。

5、多去戶外走動。

新鮮的空氣有助於身體健康和精神愉快,也是擺脫熬夜後萎靡狀態的好辦法。

痣也會癌變,黑痣癌變的徵兆,身體發現黑痣如何處理?

發現自己身上有某些特殊的黑色痣應該重視起來,黑色痣的產生不排除是身體健康出現了問題。如果這些黑色痣短時間內還有特殊的變化,應該重視,通過進一步的檢查來明確是否有惡化的趨勢。

如果是對身體健康不利的黑色痣,應該通過合理治療積極改善,只有身體保養好了,維持健康狀態,才能防止嚴重疾病發生。那麼,身上哪些類型的黑色痣應該警惕疾病呢?

男子黑痣癌变,从发病到去世不足2月!这8个部位的痣要尽快处理3種痣“相貌平平”,卻不能大意

黑色素瘤是一種來源於黑色素細胞的惡性腫瘤,由於轉移率高、治療難度大,也被稱為“癌中之王”。

和其他多數腫瘤不同,黑色素瘤從一開始就很“狂妄”,它以痣現身,表現明顯,但由於長痣很正常,所以黑色素瘤常常披著“痣”的外衣,肆無忌憚。

黑色素瘤可由普通的痣惡變而來,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擴散,但不是所有的痣都會變成黑色素瘤。如果想要區分痣的好壞,就要仔細觀察,進行分辨。

男子黑痣癌变,从发病到去世不足2月!这8个部位的痣要尽快处理
痣分三種類型:交界痣、皮內痣和混合痣,根據痣細胞在皮膚的不同位置來劃分。

交界痣:主要分佈在皮膚表皮底層與真皮層之間,特點是平坦或稍高出皮面,邊界欠清、表面光滑、無毛。它的特徵與黑色素瘤非常相似,也最容易引起惡變。

皮內痣:位於真皮層內,常為扁平狀或高出皮呈疣狀,雖然看起來並不“美觀”,但皮內痣最不容易發生惡變。

混合痣:上述兩者的結合也叫混合痣,痣中心隆突出皮面,長毛,四周呈彌漫分佈、光彩不一、界線不清,為交界痣成分。

男子黑痣癌变,从发病到去世不足2月!这8个部位的痣要尽快处理
痣的正確處理方式

雖說普通的痣不需要特殊處理,但一些長在危險部位的痣,如手掌、足底、外陰、肛門、生殖器、鼻咽等容易摩擦部位,或是頭部、頸部等容易暴露在紫外線照射下的痣,更容易發生癌變,應及時處理。對付這些痣,可採用鐳射或手術。

1.鐳射治療:

是較為常見的治療方法,適用於直徑<0.3cm的黑色素痣。鐳射祛痣的創傷較小,痛感低,治療後不會影響正常工作及生活。但鐳射治療時,若皮膚層次過淺,容易有殘留,可引起黑痣復發。

男子黑痣癌变,从发病到去世不足2月!这8个部位的痣要尽快处理
2.手術切除:

對於直徑>0.3cm的痣,鐳射無法祛除乾淨,建議進行外科手術切除,防止非手術治療導致的明顯瘢痕。手術治療還可以將黑痣標本送去病理檢查,以明確其性質,若切除黑痣有惡變,可以進一步治療。

3、靶向治療

2011年,美國FDA批准首個黑色素瘤的BRAF靶向藥物上市,大大提高了晚期治療的效果。據資料顯示,晚期黑色素瘤的靶向治療有效率可達60%

男子黑痣癌变,从发病到去世不足2月!这8个部位的痣要尽快处理
4、免疫治療

免疫治療藥物投入臨床使用,是黑色素瘤治療的第二大法寶。針對靶向治療起效快,但存在耐藥性的問題,免疫治療可以讓患者長期獲益。免疫治療最大的亮點是它可以使任何器官的轉移性黑色素瘤消退,有利於控制黑色素瘤的轉移。

5、輔助治療與新輔助治療

長期以來,輔助治療僅限於干擾素α-2b,但是該治療的毒副反應明顯,患者並沒有表現出明確的生存獲益。得益於免疫治療的發展,PD-1阻斷劑ipilimumab已成為黑色素瘤患者目前的標準輔助治療。

男子黑痣癌变,从发病到去世不足2月!这8个部位的痣要尽快处理
黑痣癌變的徵兆

1.從直徑大小判斷

每個人身體都會長一些黑痣,並且基本都不會特別的,直徑不會超過五毫米的,不過如果容易出現癌變的黑痣那麼直徑就會超過5cm,可以量一下自己黑痣直徑確定下。

2.從顏色判斷

大多數的痣顏色都會棕黃色、棕褐色或黑色。但是惡性黑色素瘤常有多種顏色,如果我們的痣在近幾個月內出現了加深、變黑、變藍或變淡,就應高度懷疑是惡性黑色素瘤。

3.從邊緣判斷

人體長的普通的痣是邊緣比較光滑的,與周圍皮膚分界清晰。容易癌變的痣邊緣參差不齊,呈鋸齒樣改變,與周圍正常組織分界不清。

4.從對稱性判斷

還有一種方法不需要什麼道具,就直接用眼睛看,把您的黑痣分成兩半,看看兩邊是否對稱,如果出現的是不規則、不對稱的話,那麼這個痣癌變的可能性就非常大。

5.從變化判斷

普通痣常年不發生變化,無不適感覺。惡性黑色素瘤則常在短期內增大,周圍皮膚出現出血、潰瘍、瘙癢,破潰之後很難癒合,有潰瘍或結痂等表現,周圍還會出現許多新的小腫物。